中新网北京12月8日电 (记者 应妮)“爱情与信仰,是什么让史铁生看见救赎的可能?”《救赎的可能——走近史铁生》新书发布会7日在北京举行。
《救赎的可能》一书刚刚由商务印书馆在11月推出,本书还未上市时,就得到了各方关注和推荐。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白烨称本书为“史铁生研究中的重要成果”。著名作家周国平这样评价:“我最欣赏的一点是,顾林不是就史铁生作品而论史铁生,……她着力阐明史铁生是如何以执著的理性思考达成超越的信仰的。”
7日的现场,研读史铁生多年的研究者顾林,携她的第一本论述专著《救赎的可能——走近史铁生》,与著名书评人解玺璋、著名书评人绿茶、第六代导演王超,就对史铁生作品的阅读感受进行对谈。
顾林分享了自己的写作心路历程。她认为,这首先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对生命和死亡、人如何在困境中超越自身等生命本原性的追问,既是史铁生在作品中想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作者和每个人都时刻面临的问题。
绿茶认为,《救赎的可能》进入史铁生思想的角度非常独特,把其作品的思想性和脉络重新做了梳理,并把史铁生置于存在主义大的学科谱系中。在他的身体灾难后,他从哲学里找到了存在的勇气,即“救赎的可能”:在他面对暂时无法解决的生命难题时,他通过与天地、前人的思想沟通,从而与生命达成一种和解,最后“成一家之言”。
令导演王超印象深刻的电影《边走边唱》,便是由史铁生的作品《命若琴弦》改编的,这部电影是王超在读大学时上映的,当时他只觉得“石破天惊”,可见史铁生的作品其实是非常先锋的。史铁生一直保持思索和探求,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更是一个伟大的思想者,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大程度上却被大家忽略了。
解玺璋强调了史铁生作为思想者的重要意义,史铁生后期的散文和小说是非常重要的,如《务虚笔记》《病隙碎笔》《我的丁一之旅》等,都一定能让人们看见一个“不认识”的史铁生。而顾林此书,就像是一个小妹妹在与大哥哥对话,十分恳切,她既是在研究史铁生追问的问题,更是在解决自己自身的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