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文化 > 正文

中国专家马六甲探访郑和遗迹

2019-11-19 08:28  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马六甲11月17日电 (黄禧燕)2019国际郑和论坛15日在马六甲落幕,参与此次论坛的中国郑和研究会副秘书长赵志刚教授和南京郑和研究会副秘书长郑宽涛介绍,通过此次实地对马六甲多处郑和遗迹的考察,进一步丰富了郑和船队在马六甲活动史实的掌握。

点击进入下一页
专家们在考察五屿岛上的古井。 黄禧燕 摄

  两位专家此次在马六甲郑和·朵云轩艺术馆馆长黄文庆及马六甲原警监苏其香的陪同下开展了“寻找郑和船队遗迹”的探访。

  据介绍,此次探访包括位于阿莱鲁容的马六甲河河口,黄金海湾(TelokMas)和五屿岛(又称孕妇岛,PulauBesar)等地。

  专家们根据在五屿岛沿岸上的多口古井和博物馆保留的文物推断,郑和船队当年曾在此地停留,由于在海面停泊时间过长使郑和船队需要淡水作饮用水,便靠该岛居民提供古井的淡水作重要补给来源。期间,他们把明朝的日用品留在当地,后被五屿岛博物馆所收藏。

  值得留意的是,该博物馆展出明朝的文物外,还有唐、宋、清三个朝代的文物,从中可以推测出早在唐朝期间的五屿岛便扮演着补给码头和停泊地点的角色。展示板也将该岛称为“PulauWuShu”,“五屿”一字在闽南语的发音为“wushu”,应由闽南籍中国航海船员到了当地进行命名,具体时间尚待考究,仅可断定命名时间的起源不晚于南宋并沿用至今。

  他们推断,五屿岛和黄金海湾一带的海域是郑和船队大船的停泊地点和补给基地,众多航海员再利用小船作交通往来阿莱鲁容(马六甲河)河段及老城区(马六甲河)河段以作经商之用。

  专家们表示,此次考察不仅掌握了更多郑和及其船队在马六甲遗迹的资讯,也有助于为马六甲文化旅游带来更多的开拓空间。(完)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叶广芩、梅子涵对谈:文学中的童年和童年书写
下一篇:战国曾侯乙编钟与盛唐古琴跨两省同时“奏响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