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文化 > 正文

新科诺奖得主作品大卖 “诺贝尔效应”是在消费诺奖吗?

2019-11-04 13:45  工人日报   - 

     新科诺奖得主作品上演“洛阳纸贵”

  “诺贝尔效应”是在消费诺奖吗?

 

点击进入下一页

 

  如果在10月10日前的中国,你问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和彼得·汉德克是谁,估计没有几个人能够答得上来,但10月10日之后的这段时间来,这两位诺贝尔文学奖新科得主的知名度以几何倍数上升。不仅他们本人成为时髦的文化偶像,他们的作品也被摆放在书店显眼的位置,在图书网站售罄,并占据网络热搜榜,演绎出最新版的“洛阳纸贵”。

  同托卡尔丘克、汉德克一样,很多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都经历了类似的情况。有人把诺奖公布后带动获奖作家作品热销的现象称之为“诺贝尔效应”。诺贝尔获奖文学作品是严肃文学的代表,但有人认为“诺贝尔效应”却让诺奖看似成为一种消费品牌。记者采访到的业内人士对此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奖项揭晓,作品大卖

  虽然在波兰家喻户晓,但1962年出生的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此前在中国的知名度远不如在她的祖国。直到2017年12月,她的代表作《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才首次在中国出版。《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责编石儒婧曾说,“她是那种风格非常显著的作家,喜欢她的读者可能就会非常喜欢,读不进去的读者可能翻一会儿就放弃了。”

  奥地利人彼得·汉德克则被称作“活着的经典”,他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各大文学奖项的榜单上,近年来, 他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汉德克目前有9本作品在国内出版,分别是《骂观众》《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无欲的悲歌》《左撇子女人》《形同陌路的时刻》等,但这些作品也远非“耳熟能详”,没有达到“畅销”的级别。

  诺奖揭晓后上演了神奇一幕:消息一公布,读者迅速下单,奖项揭晓20分钟后,托卡尔丘克的《太古和其他的时间》销量是获奖前一周的近百倍,《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销量是获奖前一周的600倍;汉德克的《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骂观众》等作品的销量均则是前一周的数十倍。奖项颁布后不足24小时,两位作家在当当、京东图书等平台的实体图书悉数售磬,预售发货期已排至11月。

  今年的“诺贝尔效应”还在中国作家身上发挥了作用。被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称为“中国卡夫卡”的残雪,在国内本属“小众”作家,但自从被媒体报道“入围今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后,她本人的知名度也水涨船高。在诺奖揭晓前的10月7号、8号两天,残雪所有作品全网售罄。孔夫子网站残雪9页手稿售价高达7.2万元。即使诺奖揭晓,残雪无缘奖项,但各电商平台上,残雪作品前仍冠有“2019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字样。

  实际上,历届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布,总能引发作品热销情景。根据亚马逊此前的统计,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作品的销量比获奖前一个月上涨了33倍,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她的作品在获奖后一个月的销量比获奖前一个月增长了近1500倍。

  谁在买?谁在看?

  “诺贝尔效应”是由谁推动的?这些作品是谁在买?又是谁在看?京东图书根据近五年——2014年至2019年的纸书销售大数据,“勾勒”出购买诺奖得主作品的用户画像。

  根据数据分析,购买诺奖得主作品的用户以26~35岁这一年龄段最多,数量占比达44.05%; 36~45岁的用户数量占比是23.36%、16~25岁的占比为22.55%。

  从学历来看,喜欢购买诺奖得主作品的用户高度集中于大学和研究生学历,用户数量占比超过90%;从职业方面看,白领、医务人员、教师三种职业占比最高。

  在城市化分方面,一二线城市表现突出,购买诺奖得主作品的用户比例分别为29.44%和29.12%。

  若以此“画像”对照,赵颖是典型的诺奖作品用户:34岁,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北京培训学校老师。今年获奖的两位作家,她之前都没有读过。他们获奖后,她开始关注他们的作品,“但目前还没有买到”。

  通过诺奖认识作家、选择作品是她从学校就养成的习惯。她身边很多朋友也都是这样做的——“诺贝尔文学奖是国际上最高的文学奖项,代表着权威、高质量,通过它买书,不会错。”

  不过,购买并不等于阅读。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日裔英国小说家石黑一雄后,赵颖曾集中购买了石黑一雄的《群山淡景》《浮世画家》《长日将尽》《被掩埋的巨人》等作品。“前面的三部作品读起来都明白晓畅,我都读完了,但《被掩埋的巨人》却总觉得晦涩,没看几页就一直撂下了。”而2006年的诺奖获奖作家土耳其人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红》则一直在她的书柜里躺了近10年。“太厚了,没有打开的勇气。”她说。

  “我是中文系毕业的,勉强算个文学爱好者,买10本书,能看上三四本。我身边的人,买得比我多,但可能看得还不如我多。买书对于很多人来说,跟买衣服、买化妆品没有太大的区别。”她说。

  严肃文学流行起来了吗?

  对“诺奖效应”最敏感的莫过于出版方,此次奖项揭晓后,出版方表示将加印作品。实际上,早在2012年莫言获奖后,出版方对其作品大力加印曾引发舆论不同的声音。而每次诺奖揭晓后呈现出短时间内的“诺奖热”,甚至让一些人认为诺贝尔文学奖在国内变成了一个“消费品牌”。

  不过,文学评论家白烨则认为,加印举动无可厚非。而诺奖的真正意义是对作家文学价值的发现,经过诺奖的“推荐”作用,引发关注,作品也会受到重视,知名度得以提高。至于购书者,白烨认为,有些文学爱好者是对诺奖及获奖作家的作品发自内心的关注,有些只是看热闹,“对读者就不能强求了”。

  百道网总经理兼总编辑令嘉则认为,作家可以选择写作的题材和写作的态度,但无论谁都不会排斥被大众广泛接受。而作品被大众广泛接受,就好像被诺奖选中一样,都是小概率事件。

  “因为诺奖或其他一些类似的严肃奖项的引导,大众从可能不购书不阅读,而进入到阅读的世界;从看一些类型小说,到进一步关注严肃文学,这个事情本身是美好的,是正向的,是阅读推广者乐见其成的。”令嘉认为,应该高兴诺奖具有这种带动大众消费的能力,因为它引发人们消费高尚的东西,激发出大众认真的情绪。对于从事严肃文学的出版机构,在这个过程中借势营销,主观上为自己,客观上也有利于国民阅读推广,不必盖上“消费诺奖”的帽子。

  “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购买这种消费行为本身并无太大区别,但如果据此说是在‘消费诺奖’,恐怕担待不起。一是,即使是身边的普通人,也知道诺贝尔奖是一个严肃、高尚的奖项;二来,即使买回来书不看,也起码说明了大家内心追求这种崇高的愿望。如果把这种愿望下的购买等同于一般消费,是不公平的。”赵颖也说。

  《百年孤独》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的代表作,国内追捧者众多,长期占据着线上网络图书销售巨头的榜单。然而,这是一部被认为(据说是公认)“绝大多数人都看不懂的书”,有点“魔幻”吧?又或是糊涂。而被各路大神级专家,比如哈罗德·布鲁姆及石黑一雄等,公推为殿堂级经典的《追忆似水年华》却少有人问津,是普鲁斯特没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还是因为“冗长、啰嗦”的大部头“永远也读不完”的缘故呢?也许拥有“经典”标签意味的诺贝尔文学奖,“时尚”的色彩更重一些。 图/文 晓阳

  本报记者 邓崎凡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网红教授”蒙曼谈阳明文化:诵阳明诗悟光明心
下一篇:中天阁论道阳明心学:跨越时空共论新时代阳明文化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