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鼓九通、鸣金九响、鸣炮奏乐、敬献贡品……今年暑期,2019年“寻根之旅”夏令营中南林科大萌习团营赴株洲炎帝陵祭祖,来自美国、加拿大、意大利、荷兰、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80余位营员和海外领队在庄严雄伟神农大殿前,虔诚告祭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
“炎帝之乡我归家,千秋万代华夏根。”对于这些身在海外的华裔青少年来说,此次“寻根之旅”既是学习之旅、文化之旅,更是血脉之旅。他们纷纷表示此行时间短暂,但结识了朋友、收获了友谊、了解了中华文化,可谓是“收获满满”“难以忘记”。
400余名来自长沙市实验中学的高二师生也在今年暑期“打卡”炎帝陵,他们身着汉服完成了炎帝陵祭典的整套流程,并进入神农大殿瞻仰炎帝塑像,领略殿内壁画所展示的悠久炎帝文化。
炎帝“八大功绩”和开拓、创新、进取、奉献精神让在场师生深受震撼,也对始祖炎帝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表示,要将祭拜始祖与发奋读书紧密结合,为社会奉献自身的才智。
这些仅仅是炎帝陵寻根研学的一个缩影。随着研学旅行的日渐火热,五千年香火传承的炎帝陵渐成海内外青少年研学寻根胜地。今年以来,炎帝陵共接待学生研学体验团队10多批次。
炎帝神农氏是中国上古时代杰出的部落首领,系中国农耕文化的创始人。湖南株洲炎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寝圣地。据史料记载,炎帝神农氏遍尝百草,为民治病,曾“日遇七十毒而不辍”,终因误尝断肠草而“崩,葬长沙茶乡之尾”,即今炎陵县城西19公里处的鹿原陂。
炎帝陵祭典始兴于汉唐,盛于宋,定制于明清,可分为官方祭祀、民间祭祀两个类型,经过数千年的历史传承和积淀,特别是1993年起,湖南省政府组织各界公祭大典、实行省长主祭以来,这一古老的文化形式无论是规格、内容,还是形式、仪程等都更趋严格和完善。炎帝陵祭典已被列入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根亲文化盛事”。
为促进炎帝文化传承发展,湖南神农炎帝研究会和炎陵文化研究会等文化研究机构,组织文史专家查阅古籍,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一套传统流程与现代习惯、民俗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较为成熟的炎帝陵祭典仪程,并通过积极搜集整理、挖掘研究和创作,编辑出版了《炎帝文化丛书》、《炎帝陵》和20余期《炎陵文化》和《炎陵非遗》丛书,创作了《祭炎帝》《我根是炎黄》等祭祖曲目,编创了《八佾舞》《炎帝》等祭祖舞蹈。炎陵县还根据炎帝故事和传说,先后组织编排了《炎帝颂》《炎帝》等大型舞蹈情景剧,讲述炎帝故事,传播炎帝文化。
此外,湖南省炎帝陵基金会联合株洲市教育局积极推进“炎帝文化进校园”活动,先后联系湖南工业大学、株洲市委党校,十所城市、县区中小学作为“炎帝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编撰《炎帝文化读本》(包括《始祖炎帝》《邑有圣陵》《文明之光》《民族之魂》)等系列教材,同时按照“讲炎帝故事、唱炎帝歌曲、学炎帝文化、扬炎帝精神、做炎黄子孙”的思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助力炎帝文化走进校园。
各试点学校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阶段性成效,确实做到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以炎陵中学为例,该校成立了一支传承炎帝文化教师骨干团队,组织编撰了校本教材《炎帝文化新千字文》;建设了一个炎帝文化传承主阵地“怀德堂”,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内容丰富的炎帝文化;定期举行唱炎帝歌曲、办炎帝节会、扬炎帝精神系列校园活动。
炎陵县还在该县职业技术学校、炎陵中学、沔渡中学等设立了传习所,开设兴趣班,教授舞龙舞狮、吹奏乐器等课程,以培养稳定的炎帝陵祭祖仪仗队伍。
炎帝陵祭典市级传承人唐青平表示,身为传承人,将进一步加强对炎帝陵祭典及炎帝文化的研究和挖掘,重视民间祭祀的普及和宣传,加大非遗传承人和群众祭祀队伍的培训,提升炎帝陵祭典项目的保护传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