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文化 > 正文

传承·未来·责任——走进芝加哥孔子学院

2019-09-26 11:24  新华网   - 

  “教授汉语,传播文化,推动中美人文交流,这是我一生的事业。”芝加哥孔子学院院长杨静悦对记者表示。

  在全球“孔子学院日”即将来临之际,新华社记者24日来到被誉为“美国汉语教学先锋”的芝加哥,走进芝加哥孔子学院,感受芝加哥公立学区持续不减的“汉语热”并探究背后的原因。

  中学里的孔院

  位于芝加哥北部的佩顿中学是全美排名前列的公立高中,注重多元文化教育,于1999年开始开设汉语课。2006年,芝加哥公立学区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在佩顿中学成立全美第一所设在中小学的孔子学院——芝加哥孔子学院。

  芝加哥孔院的文化教学中心设在佩顿中学主楼一层。推门而入,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摆满中文书籍和音像制品的书架,折扇、京剧脸谱、灯笼等精美摆件,以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作的工艺品。百余平方米的房间洋溢着浓浓的中华文化气息。

  一墙之隔,一堂生动的汉语教学课正在进行。18名肤色各异的学生分组练习听说读写。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会汉语中较难掌握的“四声”,中文老师许群让他们根据声调模仿出相应动作,诙谐的肢体语言、轻松的学习气氛,令同学们在欢笑中收获知识。

  “我们的月亮一定圆,一家人今天来团圆;我们的月亮一定圆,手牵手我们心相连。”许群特意选取中秋节祝福歌曲《我们的月亮一定圆》,让同学们感受中华文化中的亲情与“家和”理念。

  汉语热”的驱动力

  芝加哥孔院统筹公立学区内中小学的汉语教学及文化传播,其文化教学中心对公众开放,提供1万多种读物和音像制品。孔院的设立极大激发了当地民众学习汉语的热情。

  据杨静悦介绍,孔院成立前,芝加哥公立学区只有几所学校开设汉语课。目前,芝加哥公立学区开设汉语课的中小学已有41所,配备约60名具有伊利诺伊州教师资格的全职汉语教师,提供4个等级的课程及大学预修课程。学习汉语的不仅有从1年级到12年级的中小学生,还有幼儿园的小朋友。

  “芝加哥公立学区教授12种外语,相较西班牙语和法语,汉语教学起步较晚,但是进展很快,”杨静悦说,“去年芝加哥学区有1.1万名中小学生学习汉语,汉语首次超越法语成为第二大外语。”

  谈及“汉语热”的原因,杨静悦认为,“汉语热”缘于中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学生们选择学习汉语看重的是中国的潜力,“投资”未来是“汉语热”背后的强大驱动力。

  16岁的高三学生史蒂夫告诉记者,他从小学开始接触汉语,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史蒂夫说,美中关系紧密,学会汉语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很有帮助。

  与史蒂夫相比,14岁的李思琪学习汉语的动力“与生俱来”,她认为自己“作为半个中国人”,学好汉语是应该的。李思琪的妈妈来自中国,在家说普通话,而她自己与外婆经常通过微信聊天。

  李思琪多次到中国探亲,亲身感受到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她对中国的一切都感兴趣,知道妈妈老家张家口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赛区之一。她说,自己最喜欢中国的新年,大家坐在一起做游戏、唱歌,吃着团圆饭,“这种感觉真好!”

  人文交流无止境

  芝加哥孔院自成立以来,多次获评全球孔子学院先进单位,其院长多次获评先进个人。中国领导人曾访问佩顿中学,高度评价芝加哥孔院在传播汉语文化中的作用和贡献。

  芝加哥孔院自成立以来每年组织20多名公立学校学生到中国交流学习。杨静悦认为,只有通过亲身经历感知中国,学生们才能得出公正、客观的结论,并将所思所感与其他人分享。

  在杨静悦看来,社会需求是芝加哥孔院不断发展的“秘诀”。由于自主选择学习汉语的学生不断增加,全职教师的需求水涨船高,在职汉语教师培训工作不断推进,带动芝加哥学区整体汉语水平的提高,形成“良性循环”。

  2007年杨静悦曾参与芝加哥公立学区汉语教学大纲的编撰工作。按照当时标准,美国高中生毕业时能够达到该大纲规定的汉语水平已经相当“理想”。她说,没想到10年后,美国学生中文水平提高之快远远超出想象,原有大纲已无法满足教学需求,“我们从去年开始重新制订汉语教学大纲。”

  杨静悦认为,与其他语种相比,芝加哥公立学区的汉语项目发展平稳顺畅,还得益于各方资助。既有“中美关键语言教师”等合作项目,也有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的鼎力支持,还有万向集团北美公司等中资企业的倾力协助。

  谈及资助美国学生到中国学习的“十万强”项目,万向集团北美公司负责人倪频表示,在海外的中国企业应该更多地服务当地社区,承担社会责任。

  而对于杨静悦来说,致力于中美友好、推动人文交流,何尝不是一种责任。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更多的美国人通过孔子学院这扇窗口了解中国。“促进中美人文交流是我一生的事业。我乐见中美世代友好,民心相通,造福两国和世界人民。”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欧洲心脏”上演“中国嘉年华”
下一篇:“一带一路”城市设计周-伦敦站开幕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