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统战人说统战事)羌医世家第六代传承人杨福寿:为羌医药传承发展贡献一生
中新网成都6月7日电 (单鹏)“杨福寿老师为我治了‘一辈子’的病。”近日,在成都市金牛区羌医药研究所,50多岁的成都市民李强(化名)感慨道。诊所里,李强撸起裤腿、露出膝盖,羌医杨福寿把备好的膏药小心翼翼地贴在李强膝盖两侧,然后用绷带扎紧。李强是一天之中杨福寿接诊的数位患者中的一位。30年来,杨福寿在“羌医馆”治病救人,其医术远近闻名。
杨福寿是成都市人大代表,也是四川阿坝州茂县羌医世家第六代传人、成都市金牛区羌医药研究所所长。他擅长用推拿、按摩、接骨等羌医手法治疗骨科类疾病。杨福寿出生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雅都乡半山腰的一个羌寨里,祖祖辈辈都从事羌医工作。长期耳濡目染下,杨福寿年少时就学会了上山采药,对不同药材的功效了如指掌,甚至对“望闻问切”也略知一二。10岁起,杨福寿开始较为系统地学习羌医药治病理论。后来,为充实自己的医学知识体系,在父亲的支持下,杨福寿于1982年进入成都中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前身)学习深造。1987年毕业后,他进入成都市784中医骨科研究所从事中医及羌医骨科临床工作。
杨福寿在“羌医馆”。安源 摄
1992年,杨福寿在成都开设了“羌医馆”。开业之初,这间诊所几乎无人问津。当时,周边民众甚至对羌族文化知之甚少,更不用提羌族医药了。据杨福寿回忆,开业后的第一位病人是一名50多岁的男性患者,他常年患有腰间盘突出,跑了多家医院却无法根治。由于住在“羌医馆”附近,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杨福寿。“用羌医手法和药物对这位患者治疗,3天后,他就明显感到症状减轻。2个月后,长期困扰他的病痛就彻底治好了。”
真正打响“羌医馆”和杨福寿名声的,是杨福寿用羌医药治好了一位卧床不起的患者。“这位患者此前因与人起了纠纷被打伤,当晚就卧床不起,来到诊所时连脚都抬不起来。我们用羌医手法、针法和‘外敷药+内服羌药’对他治疗。短短3个月,他就能下床了,后来逐渐恢复到可以骑自行车、跑步的状态。”杨福寿说。
杨福寿在高校授课。 受访者 供图
杨福寿透露,1992年至今,前来“羌医馆”寻医问药的患者接近30万人次,“羌医药能够为患者更好地服务,解除他们的痛苦,尽早去除他们身上的疾病,这是羌医药价值所在。同时,我们还在用羌医药理念教人们如何在身体健康时预防疾病,预防是胜过治疗的。”
作为羌医传承人,杨福寿在经营诊所之余,不遗余力地弘扬羌医药文化。为让更多人了解羌医药文化,杨福寿在成都市金牛区开了一家羌医药博物馆。这间收藏着3000余件羌医药文物的微型博物馆,是传播羌医药历史文化的一扇窗口,“这些文物都是从老家带过来的,其中不少是祖先和父辈传下来的,有上百年历史,它们代表着羌医药的文化脉络,羌医药的临床应用离不开我们的文化。”杨福寿表示。
治病救人的同时,杨福寿还手把手带出了30多名徒弟。这些徒弟学成后,有些回到阿坝州开设诊所或进入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工作,有些进入研究机构从事医疗科研工作。不过在杨福寿看来,传统“师徒制”显然无法满足羌医药快速发展与普及的需要。一个令他人欣慰的变化是,四川省阿坝卫生学校农村医学羌医药课程已经开课,推动了羌医中专学历教育发展。“为了羌医药更好传承,本科学历教育是最迫切的。”杨福寿解释说,只有通过大专院校的羌医药大学本科学历教育培养,未来羌医药人才培养才会有更好的前景。
在担任成都市人大代表期间,杨福寿就扶持民族医药发展提出多条建议。2022年成都市两会上,杨福寿提出进一步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建议,“挖掘和传承中医药、民族医药宝库中的精华精髓,加快推进中医药、民族医药科研和创新。”对此,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回函称,要探索民族医药人才培养和使用的体制机制;继续加强民族医药的研究开发与传承保护,加强民族医药重要文献的整理研究,完善民族医药标准体系;推动独具特色的民族医药资源科学管理、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大力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
作为羌医药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杨福寿认为,羌医药发展正在向好,“希望有朝一日成立具有一定规模的羌医药医疗机构,把羌医药做大做强,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