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文化 > 正文

皇甫谧故里灵台古方“跨界”:引客医养文旅沉浸游

2022-05-27 16:07  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兰州5月26日电 (艾庆龙)“以中医针灸为主,实现文旅康养融合,结合皇甫谧故里建成针灸学术研究、培训及拜谒基地。”甘肃平凉市灵台县皇甫谧中医针灸养生产业园管委会主任刘继虎表示,当地已研发出12个康养产品,正在打造针灸小镇,让游客在沉浸体验中“艾”上针灸。

  医养文旅融合擦亮“针灸养生圣地”品牌

  灵台县是世界针灸医学鼻祖皇甫谧故里。该县中医康养产业链工作以皇甫谧中医针灸文化为主线,沿制药、医养、文旅三个方向,致力中医中药、健康养生和旅游体验结合,擦亮“商周文化名城•针灸养生圣地”品牌。

  灵台县皇甫谧文化园位于灵台县独店镇张鳌坡村境内。据史料记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医学家皇甫谧逝后葬于此地。其著作十二卷《针灸甲乙经》,流传千古,奠定了针灸学科理论基础,开创了世界针灸医学的先河。

  1963年,甘肃省将皇甫谧墓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皇甫谧文化园景区依托皇甫谧墓修建而成。据皇甫谧文化园管理所所长马磊介绍,该园区回廊内侧采用浮雕手法反映皇甫谧生平及主要贡献,陈列名人碑记,景区共包含阙门、神楼、献殿、纪念馆、侧殿、墓区等参观景点。

  值得一提的是,该园区栽植各类药物树(苗)达50多种,“有些看似是花,实则为中药材,药景合一十分协调。”马磊如此形容,绿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是一处集文化研讨、科普教育、学术交流、拜谒参观、休闲养生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马磊说,从2021年开始,官方按照皇甫谧生平史迹陈列馆、针灸文化陈列馆和中医药文化陈列馆三个展馆进行重新布展提升,兼顾体验和互动性,并设置了针灸AR、VR体验系统等,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皇甫谧文化。

图为灵台县种植的艾草。 艾庆龙 摄
图为灵台县种植的艾草。 艾庆龙 摄

  为“艾”开路 打造西北艾产品原料基地

  2020年,经过多方考察论证,灵台县溪河韵文化旅游开发公司培育本地艾草品种“谧艾”,是本地最佳推广品种。该品种抗寒耐旱,叶大绒多、精油含量高、温灸穿透力强,可直接入药,提绒艾灸,也可加工艾茶。

  该公司总经理马小勇介绍说,目前,已建成“灵台县谧艾标准化培育基地”50亩。2022年初,该公司累计提供艾苗80余万株,示范、带动群众栽植艾草500亩,目前全县种植优质艾草已达1000亩,用“艾”开路建设产业链。

  同时,灵台加大艾苗培育力度,设立艾产品研发培育中心,建成以艾草康养产品为特色的品牌中药材种植、研发、生产、销售、培训、旅游观光体验一体式发展的龙头企业。

  刘继虎说,根据规划,当地建立“灵台县皇甫谧艾草标准化示范种植推广基地”,逐步扩大种植规模,力争三年内在全县达到总面积1万亩,把灵台建成为陇东南乃至西北地区艾产品主要原料基地。

图为灵台县开发的艾草香包。 艾庆龙 摄
图为灵台县开发的艾草香包。 艾庆龙 摄

  多措并举传承非遗 康养产品市场化

  灵台县近年设计开发兼具健康养生、文化传承、智慧教育多重功能的皇甫谧艾灸康养馆龙头产品,形成具有知识产权的标准化运营模式;在县城建设中心馆,推动皇甫谧康养走向全国。

  依托“石学敏院士专家工作站”“中国针灸学会灵台专家工作站”等基地作用,灵台开展皇甫谧艾灸术非遗传承人评审,组建中医针灸研究团队,挖掘总结皇甫谧针法和针灸学术思想,编制皇甫谧针灸术、艾灸术非遗传承学习、培训教材,培养一批皇甫谧针灸、艾灸康养师和非遗传承人。

  据介绍,灵台县还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启动皇甫谧文化园4A级景区创建。建办校地合作实训基地,推动皇甫谧艾灸康养师省级认证,推动皇甫谧艾灸康养教育培训市场化运作,把灵台县建成为皇甫谧学术研究基地和皇甫谧针法培训基地。

  灵台县副县长李丽云表示,通过精心创作皇甫谧题材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参与文化节会等方式,多措并举系统挖掘整理、宣传推介皇甫谧文化。同时,开展“非遗保护、康养监管、文明提升”三大行动,统一设计并推广使用皇甫谧产品标识,建立健全星级评价准入机制,提升产品产业竞争力。(完)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从梅兰芳的京剧外交说起——京剧国际传播中的“融合话语”
下一篇:华侨大学境内外学子厦门龙舟竞渡 体验龙舟文化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