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旅游 > 正文

新老并秀、古今交融……去南京看“金陵六美”

2020-08-15 08:22  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 

江南水乡的灵动美、历史沉淀的知性味

热闹喧嚣的烟火气、崇文重教的书卷声

创新迸发的活力美

……

金陵的美,从不只有一面

  

  8月12日清晨,南京上空迎来绚丽朝霞,放眼望去,令人格外舒心。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不妨随着镜头

穿越至十里秦淮河畔

感受千年古都的脉搏

一同看看“六朝古都”南京城

演绎的“金陵六美”

新老并秀的协调美

作为“六朝古都”

南京的美从不单一

城市的古韵与现代风巧妙结合

古今碰撞,新老并修

成就了南京独特的协调美

  西桥。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南京网红打卡地“西桥”

是一条穿越古今的“视觉廊道”

“斑驳”古巷“梳头洗脸”焕新颜

街道两边承载着岁月的沧桑

一条大路指引向“高耸入云”的远方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金陵饭店在南京新街口建成37层、110.4米的高楼,成为当时南京的“中心地标”,并且保持了中国第一高楼的称号近15年。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在“老网红”金陵饭店身上

“新老并秀”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泛旧的外观,昏黄的灯光

然而走进去,却是摩登现代的大堂

新老碰撞的“冲突美”在这里交汇

在整个南京城的大镜头中

“新老并秀”更是无时无刻

展陈着一种和谐美

  “新老并秀”南京城。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老城更新和新城发展并驾齐驱

城市的危旧房、棚户区

不断升级改造

老旧小区整治出新

  南京老街巷越来越美,成了年轻人打卡地。中新社记者泱波 摄

江北新区、紫东区域

河西新城、南部新城

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高楼大厦流光溢彩

共同展陈着古都金陵的创新现代美

锐意创新的活力美

在“看不见”的地方

南京的创新正迸发出

势不可挡的活力美

  南京创新周。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被激活的“古都”

正乘风破浪发力创新

根据南京2020年上半年经济数据

经济总量达6612.35亿元,增长2.2%

增速位列江苏省首位

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第一位

  

  南京试行硕博研究生就业见习制度,“挤出”10亿元,向硕博研究生推出10万个“见习”岗位。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通过建设活力迸发的

数字之城、智慧之城

南京把人气带进都市楼宇

把人才引入城市硅巷

“靶向化聚才”成为抓手

据不完全统计

在2019年,如果以天计算

每天平均有1000名以上大学生落户

成为“新南京人”

  紫金山实验室。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国际朋友圈的不断拓展

带动了南京创新资源的落地发芽

天时、地利、人和

在大美南京交融

让创新之因结出美丽硕果

古今交融的人文美

说到南京的人文美

不得不提到“世界文学之都”

与“国际和平城市”的美誉

  穿过云雾俯瞰南京紫金山“最美项链”。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宣布

批准66座城市

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

南京被列入“文学之都”

成为中国第一个获此称号的城市

作为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

南京自古以来

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

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

  在南京夫子庙,小学生着汉服习礼仪感悟“十岁成长礼”。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现如今,南京高校林立

文化底蕴深厚

是莘莘学子求学的理想之地

  南京自古以来就是座崇文重教的城市。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这里更是扎根了一批有特色

有情怀的“最美”书店

先锋书店是南京的著名文化名片

也有着“中国最美书店”的美誉

新晋网红“晓书馆”与南京明城墙毗邻

成为“文化客厅”吸引书迷流连忘返

  

  “远东第一别墅”美龄宫里喝咖啡、千年古刹旁饮茶吃素斋、民国名社外读书、钟山脚下吃甜品……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绿色宜居的生态美

对于不少南京人来说

也许感触最深的美

当属家门口的“绿色蝶变”

短短数年间,随着长江大保护的推进

一幅“水韵江苏”的生态蓝图

徐徐“走出画卷”,走进现实

  航拍长江边的南京阅江楼,与拔地而起的现代楼宇相互映衬。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滨江,长达58公里的慢行绿道

如地毯般徐徐铺展

滨江公园自北向西贯通整个滨江带

江中,50多条“微笑天使”江豚长栖于此

南京成为目前整个长江流域

唯一在市中心江段

有野生江豚稳定栖息的城市

江边,昔日的老破小

变成景美宜居的网红社区

吸引海内外游客打卡

  航拍南京滨江“绿色蜕变”。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沿着长江南京段

昔日黑臭“生产岸线”

变成绿色“生态岸线”

“一江清水两岸葱绿”的“蓝图规划”

走向美好现实

“绿色”的生态优势

正逐步转变为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

  南京林业大学樱花盛开。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除了江边的绿色蜕变

主城的变化更是随处可见

开门见绿的公园城市

绿道环绕的慢行城市

在南京徐徐铺展

如今,南京各地正用“绣花功夫

“打造“花园城市”

在城市发展中“见缝插绿”

开放包容的气度美

历经千百年风雨的南京

如今正以开放包容的新姿态

向世界展现金陵的气度美

  南京长江大桥。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南京自古以来就是

连南接北、承东启西的交通要冲

今天的南京是重要枢纽城市

处于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

多个国家战略叠加区

面向未来

也将以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格局

在包容中发展、在发展中包容

经历过南京大屠杀惨案

南京这座城市的人民更懂得和平的珍贵

  

  2019年11月30日,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主办的第四届“南京安全区”国际和平徒步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举行。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2017年9月4日

国际和平城市协会向全球公告

南京成为第169座国际和平城市

这是中国首个加入该组织的城市

  

  2017年9月30日,来自各行各业的90对新婚夫妇走进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在烈士群雕前举行江苏省暨南京市新婚夫妇向革命烈士献花仪式,表达对革命烈士的崇敬和缅怀。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红色文化基因深厚,资源丰富

无论是清明、还是平日

雨花台烈士陵园中

烈士纪念碑前的鲜花从不凋落

往来凭吊的人群从不停歇

大街小巷,有形的、无形的

文化遗产浸入市民的当代生活

成为市民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地标

塑造城市精神,培育人文氛围

  

  鸠山由纪夫在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后题词。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开放包容的气度

也可从这次疫情防控中窥见一二

南京明确提出

在宁工作生活的外籍友人

是南京的新市民

在疫情防控上与南京市民一视同仁

患难时刻的不“见外”

也得到了外国友人的真情回报

疫情期间,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

向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捐赠1000个口罩

  

图为《南京抗疫现场》视频截图。

日本导演竹内亮

在南京拍摄《南京抗疫现场》

南京各大高校的留学生

也积极投入抗疫工作

共同筑起牢固防线

安定文明的和谐美

说到大美南京,最后不得不提

这里是全国最安全的城市之

一——无处不在的和谐美

城市公共安全涉及多个方面

南京智慧公共安全建设从顶层设计入手

“一张蓝图绘到底”

有机组织各部门、板块“攥指成拳”

构建了一张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的城市公共安全大网

  

  一米多高的模样加上两个大大的“眼睛”,“机器人巡警”现身南京夫子庙景区巡逻。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创新南京,让AI赋能

为智慧警务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借助科技力量

南京公安打造了一支智慧化警队

让各类“黑科技”变成平安的守卫

者一个安全的南京

处处彰显着和谐美

  

  近年来,南京在“创新名城”建设快马加鞭的同时,“美丽古都”提上了重要日程。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创新名城历经三年拼搏、已呈纵深突破之势,美丽古都也要提速发力、更好彰显幸福宜居之态。”近期,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重点对建设美丽古都作出安排。

如今,这座六朝古都

正愈发展现出“六种不同维度的美”

共同秀出古都南京的万般风情

描绘出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的美丽画卷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各国旅游业多停摆 侨胞旅游业者各显其能谋出路
下一篇:意大利再升级管控措施 卫生部扩大“禁止入境”名单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