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菲两国29日宣布,根据《中菲油气开发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和《关于建立政府间联合指导委员会和企业间工作的职责范围》两份文件,成立油气合作政府间联合指导委员会和企业间工作组,旨在推动共同开发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复杂变化的背景下,中菲油气开发合作的推进将为南海合作树立新典范。
中菲油气开发合作由来已久。2004年9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菲律宾国家石油公司在北京签署《联合海洋勘探谅解备忘录》,这是中菲企业开展海上联合性研究的第一步。2005年3月,这两家公司又与越南油气总公司签署《在南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根据协议,三方将在面积为14.3万平方公里的争议海域内联合进行海上地质研究和考察,为未来共同勘探开发油气资源提供前期技术支撑。2008年3月,由于菲律宾国内反对派阻扰,中菲越三国共同开发尝试半途而废。
中菲第二次南海油气资源“共同开发”的尝试,是有关南沙群岛礼乐滩的合作开发问题。2012年到2013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菲律宾菲莱克斯石油公司就覆盖礼乐滩的“72号合同区”进行谈判。由于菲律宾方面坚称礼乐滩位于菲律宾专属经济区内,协议必须符合菲律宾法律,结果第二次共同开发尝试也无果而终。
综合中菲两次共同开发尝试失败的原因,一是菲律宾国内政治的干扰,二是域外大国势力的搅局。
其实,菲律宾自身能源供给严重不足,能源的消费高度依赖进口。其中就包括供给电力需求的天然气。比如,目前供给吕宋岛30%电力需求的马拉帕亚天然气田钻井平台,也面临未来几年能源开采枯竭的危险。
对此,杜特尔特政府清醒认识到菲律宾目前所面临的能源困局。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勘探和开采新的油气田,实现能源自给自足,菲律宾的经济增长将面临不可持续的局面。而勘探和开采油气田,菲律宾一没有资金,二没有技术,中国则正好拥有雄厚的资金和相关技术。一定程度上讲,中国和菲律宾油气开发合作有助于破解菲律宾的能源困局。
从当下中菲油气开发合作的进展来看,首脑外交的引领十分重要。杜特尔特总统上任3年来5次访华,2次与习近平主席在多边场合见面,为中菲关系的转圜、巩固和升级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菲成立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双方在该机制下建立油气事务工作组,同意在不触及领土主权问题的情况下,就联合研究、勘探、开发和使用南海油气资源等进行充分沟通与协商。2018年11月,双方正式签署《关于油气开发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凝聚了油气开发合作的共识,为共同开发的进一步推进奠定政治和法律基础。
南海争端涉及六国七方。中菲油气开发合作的具体实践,将为中国与南海其他方合作提供范例。它进一步明确了南海相关方共享共同利益蛋糕的预期,有助于增进南海周边各国的政治互信,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为“南海行为准则”早日达成注入崭新动力。(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