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加沙地带拉法市遭空袭的建筑升起浓烟。 哈利德·奥马尔摄(新华社发)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中东,照亮的是一片饱经战火蹂躏的血泪之地,唤醒的是无数充满动荡混乱的苦难记忆。作为全球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和世界著名的“火药桶”,中东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是大国博弈的必争之地。二战后,美国逐步在中东占据主导权,为维护其全球霸权和谋取私利,不断对中东“火药桶”煽风点火、火上浇油。
从阿富汗到伊朗,从伊拉克到叙利亚,从以色列到巴勒斯坦,从沙特到埃及,从利比亚到黎巴嫩……可以说,中东哪里有动乱,哪里就有美国的身影。直接发动战争、粗暴干涉内政、输出民主观念、大搞挑拨离间……可以说,美国祸乱中东的手段五花八门、任性霸道。
20年前,“9·11事件”后,美国以开展反恐战争之名,全面投入资源布局中东。20年间,美国深陷中东战场,“赔了夫人又折兵”,被中东动乱强力反噬,痛苦不堪。近年来,美国急于从中东“退步抽身早”,留下一堆烂摊子。未来,久经离乱的中东路在何方?世界针对美国的良心拷问将永远不会停止。
制造动乱出“高招”
“美国是中东乱局的根源。美国向买家卖出了数千亿美元的武器,把中东地区变成火药桶。”2020年9月22日,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时任伊朗总统鲁哈尼控诉美国祸乱中东的霸凌行径。
“9·11事件”发生以来,美国以“反恐”之名,全面布局中东战略:相继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使用武力干涉他国内政,甚至暴力推翻主权国家合法政府;出动无人机定点清除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伊朗数名核科学家被刺杀,背后都有美以共谋的影子;纵容以色列对叙利亚、黎巴嫩等国发动空袭,严重侵犯有关国家主权;入侵叙利亚,借反恐之名赖在叙利亚不走并大肆盗卖叙利亚石油;联合盟友以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禁飞决议为由,对利比亚进行武力干涉,支持利反对派推翻卡扎菲政权;对伊朗实施1600余项单边制裁,涵盖石油、金融、航运、汽车等伊经济各个领域……经过美国20年的“耕耘”,中东局势越发错综复杂。
“现在,中东动乱的方方面面都与美国有密切关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刘中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搞乱中东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通过发动战争引发动乱。比如,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和叙利亚战争;二是策动“阿拉伯之春”并推波助澜。“阿拉伯之春”的发生尽管与中东地区国家自身政局有关,但也与美国长期在中东地区扶持政治反对派、非政府组织和输出西方民主观念密切相关;三是在巴以问题上,严重偏袒以色列,加剧巴以冲突。特朗普政府做了很多让外界跌破眼镜的事情,比如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拥有主权、强行签定世纪协议等,还推动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媾和,瓦解阿拉伯国家内部团结,制造阿拉伯世界的分裂;四是利用沙特和伊朗之间的主要矛盾,不断挑起中东国家之间更大范围的矛盾和对抗,借机向中东国家出售武器,谋取暴利;五是不断为中东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滋生提供养分。美国长期插手中东国家事务并培植代理人,强行输出民主,最终导致中东地区出现强烈的反美主义倾向,促成了“9·11事件”的发生。而“9·11事件”又直接导致美国反恐战争的扩大化。美国错误的中东政策和激进的反恐政策强力互动,致使美国所谓的“反恐战争”出现“越反越恐”的局面。
“在政治上,不顾当地特殊的历史和社会环境,强行把美国的民主制度施加在中东地区,‘美式民主’水土不服让中东祸乱四起;在军事上,美国通过军事介入手段干涉当地事务,打乱了中东地区本来的政治平衡,造成了地区秩序失衡的局面。”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所长助理王晋对本报分析,一是美国在很大程度上制造了动乱,比如巴以问题、叙利亚问题、阿富汗问题、伊拉克战争、伊核问题和利比亚内战等中东热点问题,都离不开美国搅局的影子;二是美国在制造动乱之后不负责任的举动,加剧了中东地区动荡,例如,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既没有知会阿富汗政府军,也没有和阿富汗政府军协调,包括去年美国单方面和塔利班谈判并达成协议时,也没有得到阿富汗政府的授权和同意。美国一系列任性而为的做法,导致阿富汗很多地区短时间内出现安全真空。
垂涎中东有年头
占据“一湾两洋三洲五海”东西方交通枢纽的战略要道、作为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等宗教文明的发源地、坐拥能影响全球能源格局的石油资源——中东地区从更早的时期开始就引起美国的觊觎。
“冷战结束前,美国已经逐步将自身影响力渗入到中东地区。”王晋介绍,一战之前,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美国开始有意识和中东地区接触,派遣一些军方人员潜入中东地区打探消息,试图利用地区乱局为自己谋利,但由于当时中东地区主要是英法两国的势力范围,美国在中东地区非常边缘化;一战和二战期间,利用英国和法国对中东控制力减弱的间隙,美国趁机增强了自身在中东的影响力;冷战开启后,在与苏联展开全球争霸期间,美国打出自己的牌,借助沙特、以色列和1979年伊斯兰革命前的伊朗等国家,在中东施加影响力,但也埋下祸根,比如,过分偏袒以色列从而加剧巴以矛盾、过度干涉伊朗内政而导致伊斯兰革命爆发。
“冷战结束后,美国的中东政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刘中民分析如下:
第一阶段是1991年至2001年,即从海湾战争爆发到“9·11事件”发生。这是美国在冷战结束后确立和巩固霸权的时期。美国在中东的主导地位非常突出,陶醉于冷战的胜利和中东地区霸权的建立。海湾战争的胜利,沉重打击了中东地区的反美力量。冷战和海湾战争的胜利,都凸显了美国当时强大的军事领先优势,对全球尤其是中东地区产生了极大的威慑力。之后,美国的总体中东政策是:西促和谈(巴以和谈)、东遏两伊(伊朗、伊拉克),基本实现了在这两个问题上的平衡。
第二阶段是2001年至2011年,即从“9·11事件”发生到“阿拉伯之春”的爆发。冷战时期,美国曾和基地组织合作反制苏联。但美国军队进驻沙特后,本·拉登的基地组织和美国政府分道扬镳,直接引发“9·11事件”。“9·11事件”使美国的全球战略发生重大变化,重心转向反恐战争,兼施软硬两手:“硬”是指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推翻塔利班政权和萨达姆政权;“软”是指策动“阿拉伯之春”,通过意识形态渗透搅乱多国政局。但美国深陷中东战场,也遭受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对中东地区的控制力出现严重下降。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削弱了美国的霸权。于是,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将结束中东战争作为重要施政目标。
第三阶段是2011年至今,即从“阿拉伯之春”到现在。美国的中东政策进入战略收缩期:一是在条件极不成熟的情况下急于从阿富汗和伊拉克撤军;二是推动伊核协议谈判。随着国际局势的急剧变化,美国不得不重新调整全球战略重心,集中资源参与印太地区大国博弈。美国想要减少对中东的投入,但是又不想完全丧失对中东事务的主导权。“既想走,又不甘心”,是美国中东政策的战略困境。
利益诉求很明确
发动阿富汗战争,造成10多万名阿平民伤亡,约1100万人沦为难民;发动伊拉克战争,导致约20万至25万名平民死亡,约250万人沦为难民;制造叙利亚危机,导致38.7万人死亡,670万人无家可归……美国在中东的一系列军事干涉和政治操弄,造成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
“美国在中东的利益诉求一直很明确。”刘中民认为,一是谋求和巩固全球霸权,冷战时期是为了在与苏联的全球争霸中取胜而争夺中东地区主导权,冷战后则主要着眼于消除恐怖主义对美国霸权的威胁;二是保护盟友,尤其是以色列的利益,捍卫以色列作为西方民主制度在中东坚固堡垒的地位;三是捍卫经济和金融霸权。由于石油和美元挂钩,控制住中东的能源,既能牢牢掌控全球能源格局,又能维护美元的金融霸主地位;四是输出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冷战时期,美国就有意识地干预中东,避免中东的民族主义势力和反西方民主的势力联合起来,对抗西方的意识形态。海湾战争后,美国确立了在中东的主导权,就开始尝试将美国的民主模式、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推销给中东;五是把控中东地区的海上通道。中东地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通过苏伊士运河和波斯湾,联通大西洋、地中海和印度洋,地理位置在战略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美国而言,中东地区发挥着西控欧洲、东控印太的重要作用。美国在沙特、巴林、伊拉克、土耳其和卡塔尔等国建立了密集军事基地网,长期在中东地区部署航空母舰,想要掌控海上通道的意图很明显。
“美国费尽心机搞乱中东的原因有二:一是奉行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政策,不尊重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依仗自己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实力,恃强凌弱且不负责任;二是妄自尊大的文化优越感,不尊重中东地区的历史和当地民众世代赖以生存的文化传统,试图把自己的民主模式强加于人。”王晋说。
控制石油资源也是美国搞乱中东的主要目的之一。今年3月20日,叙利亚石油和矿产资源部长巴萨姆·图马在接受叙国家电视台采访时称,美国及其盟友如同海盗一般,觊觎叙利亚的石油财富。美国目前控制着叙东北部90%的原油资源,美军及其盟友对当地的占领,导致该国石油产业的总损失超过920亿美元。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曾指出,美国正通过掠夺属于叙利亚人民的石油资源来养肥本国石油生产商和军火商。
此外,美国通过向中东无节制出售军火,既在中东制造乱局、挑起战争,又从中大肆牟利。2020年,美国军售占全球军售比重超过85%,其中近一半流向中东。今年3月,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证实,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出口国,美国近5年的武器出口量占全球武器出口总量的1/3以上。中东国家军购规模占世界总额的1/3,其中近70%来自美、英、法,美超过一半的军售销往中东。
战略收缩有限度
阿富汗战争开支高达2.26万亿美元,导致2442名美军士兵阵亡,另有20666名美军士兵负伤;伊拉克战争的军费开支达7630亿美元,共造成美国4491名军人死亡,47541名左右的军人伤残;在中东大发军火财和石油财,并没有缓解美国本国的债务危机,截至今年8月1日,美国新债务上限预计高达28.5万亿美元(约184.16万亿元人民币)……深陷其中,美国自己也承受了难以承受之重。
今年4月14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所有美国军队将在9月11日之前从该国撤离;日前,美国总统和伊拉克总理商讨了年底美国从伊拉克撤军事宜;为减轻驻军负担,美国突然从叙利亚有关地区撤军……美国不断加快从中东“退步抽身”的节奏,但国际舆论并不认为“美国会离开中东”。
“美国会离开中东是一种错觉。”日前,西班牙皇家埃尔卡诺研究所的研究员赫苏斯·A·努涅斯·比利亚韦德发表题为《美国不会离开中东》的文章称,目前全球的能源都是基于化石能源的,虽然各国都试图克服这种模式,但是在未来的20多年,世界仍将从根本上依赖石油和天然气。而这种能源的2/3都是储存在中东地区的地下。所以说,一旦拥有了对中东的控制权,那么在世界上的话语权也会得到质的提升。这种重要的地缘战略资本,美国更不会放弃。同时美国还得加强对这片土地和海洋上的巡逻,以确保其控制地位。
未来,中东地区局势将朝着怎样的方向演进?
“中东局势将会变得更加独立、复杂和多样化。”王晋分析指出,从中东国家的角度来看,经历了过去百余年来域外大国的粗暴干涉,中东地区国家对域外大国特别是美国的反感度和不信任感积累到一定程度,要求自主决定国家事务的呼声不断增强。从美国方面来看,多年来,美国在中东地区有几个传统利益诉求,如控制中东地区的能源供给、打击恐怖主义和确保以色列的生存安全。但近年来,由于美国的页岩油投入生产、中东地区伊斯兰国等极端势力的大大削弱和以色列安全度不断提高,美国对中东的能源依赖和反恐意愿都在减弱。随着美国在中东采取战略收缩政策和将全球战略的中心转向印太地区,中东局势将迎来新的复杂局面。
刘中民认为,一是在大国博弈层面,美国在中东地区将不再发挥建设性作用,而是扮演破坏性角色,导致中东局势雪上加霜。中东地区的大国博弈格局逐渐呈现多极化的态势,没有域外大国或域内大国有能力控制中东局势走向,而大国在中东问题上展开合作也越来越困难。这将导致中东局势出现新的混乱局面;二是在地区层面,美国主导作用下降后,中东地区国家各行其是,不听美国号令的现象更加突出,尤其是伊朗、土耳其、以色列和沙特等国变得异常活跃。几组矛盾将让中东乱局乱上加乱:伊朗和沙特、阿拉伯民族和波斯民族的矛盾、逊尼派和什叶派的教派矛盾、亲穆斯林兄弟会和反穆斯林兄弟会的力量对抗、伊朗和以色列的矛盾、争夺地区主导权的矛盾、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关系的复杂化;三是中东国家内部发展问题无法解决。“阿拉伯之春”对中东国家政局的影响远未结束。此外,随着石油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不断下降,中东地区石油大国面临巨大的经济转型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