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要闻 > 评论 > 正文

欧洲人士:国际抗疫合作应摒弃意识形态干扰

2021-06-09 13:15  中国新闻网   - 

  中新社罗马6月8日电 (记者 彭大伟)“疫情之下,我们不应受到意识形态干扰,而是努力加强国际合作,促进经济复苏。”意大利国会议员、国会卫生委员会委员卢卡·里佐奈尔沃(Luca Rizzo Nervo)8日在罗马如是表示。

  当天,由中国人权研究会和意大利《世界中国》杂志共同举办、主题为“新冠肺炎疫情与生命健康权保障”的“2021·中欧人权研讨会”在中国重庆和意大利罗马两地同步举行。与会欧洲多国人士在采访中向中新社记者表示,各国抗疫合作应该摒弃意识形态干扰,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增强交流、互学互鉴,共同推动人类早日走出新冠疫情影响。

  “新冠疫情暴发之初,一些人将它称之为‘武汉病毒’‘中国病毒’,这种做法是不负责任的。而所谓‘病毒来自实验室’一类的传言更是没有根据。”意大利总理府代表、国际合作专家卡尔罗·卡普里亚(Carlo Capria)表示,中国高效、快速地控制住了疫情,抗疫成效有目共睹,这一点获得了世界承认。“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国一直坚持生命至上、人民健康至上的理念,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卡尔罗·卡普里亚尤其赞赏中国在初步控制住疫情后,便第一时间向意大利伸出援手。他表示,在意大利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中国政府派出一架飞机,配备了丰富的医疗设备和专业的医生,将先进有效的做法带到了意大利。调查显示,中国医生得到了多数意大利民众的赞誉。

  “我们的敌人是病毒,不是他人。”世卫组织非传染性疾病部主任本特·米科尔森(Bent Mikkelsen)表示,疫情之下,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各国应将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当作一次学习的机会,互学互鉴,推出更多有效举措。“如果我们这一次没能把全球的医疗体系打造得更加坚韧的话,就没有办法应对下一次的挑战。”

  如何看待疫情期间各国采取的干预性防疫措施?如何平衡人的生命健康权和行动自由等权利?卢卡·里佐奈尔沃认为,无论是中国还是意大利,都曾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抗击新冠疫情,这些措施中有的非常严格,还有一些暂时限制了自由,“但为了战胜疫情,这些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奥地利著名学者、维也纳工业大学信息学系社会控制论专业教授彼得·弗莱斯纳(Peter Fleissner)认为,欧洲理解的人权偏重于“个人权利和政治权利”,中国则更看重全社会的共同利益。他指出,欧洲社会传统上较缺乏对政府的信任,加之不同的社会参与模式等因素造成了中国的抗疫策略难以被欧洲所“复制”。但他强调,无论如何,欧洲和中国之间坚持在平等基础上开展今天这样的对话都是有益的。

  德国作家柯立思(Christian Y. Schmidt)2020年初在北京亲身经历了中国抗疫。返回德国后,他积极在社交网站发文分享自己对中国抗疫成功原因的理解,并通过接受德媒采访和发表演讲等形式介绍中国抗疫实践,呼吁德国借鉴中国的成功做法。

  柯立思参加当天的研讨会后向中新社记者表示,尽管欧洲疫苗接种正在持续推进,但他仍相信中国采取的新增确诊“清零”是正确的做法。他指出,因为当前尚不明确要想实现群体免疫究竟需要全体人口中的百分之多少完成疫苗接种,此外疫苗能够维持多长的有效期、对今后新出现的新型变异毒株防护力几何等问题亦不明确,“因此‘清零’仍是一种最能保障人们安全的做法。”(完)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马克龙回应被掌掴:不让极端暴力者占公共讨论空间,他们不配
下一篇:海外积极评价中国对外贸易保持强劲增长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