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揭美式人权遮羞布:被仇恨的美国亚裔与难被指控的仇恨罪
美国“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之后,“停止仇恨亚裔”(Stop Asian Hate)的抗议开始了。
当地时间3月27日,美国多地爆发亚裔反歧视大游行。在纽约华人聚集区法拉盛,数百人聚集起来共同谴责近期在美国多地发生的针对亚裔的暴力犯罪及歧视事件。
据了解,该抗议活动还在包括费城、休斯敦、达拉斯、洛杉矶等五十多个城市同时展开。
究竟是什么,让一向以温和甚至沉默著称的亚裔最终忍无可忍,接连走上街头为自己“呐喊”?据美国媒体报道,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美国针对亚裔群体的歧视行为和仇恨犯罪案件数量正在持续上升。
我们先来看近期发生的几起典型案例。
1月9日,一名91岁的亚裔老人在奥克兰街头遇袭,袭击者从背后狠狠地将老人推到,老人面部朝下摔倒在地,嫌疑人随后离开。
1月28日,一名84岁的泰国裔老人在旧金山被一男子猛烈冲撞后重摔在地,送医后不治身亡。遇害老人的家人认为,这次袭击是出于仇恨,并强调这是 "新冠病毒引发的反亚裔种族主义"。
时间来到3月16日,当天在亚特兰大连续发生了三起枪击事件,最终导致包括6名亚裔女性在内的8人死亡。这一事件震惊全球,也引起了亚裔美国人的恐慌。由此拉开全美各地反亚裔种族歧视示威游行的序幕。
这些只是冰山一角。反歧视组织“制止仇恨亚太裔美国人组织”日前发布报告显示,去年3月中旬至今年2月底,该组织在全美收到近3800起包括言语攻击和人身伤害等各种形式的针对亚裔的种族歧视事件报告。
但美国媒体普遍认为,针对亚裔群体的仇恨犯罪有可能被“大大低估”了。亚裔可能因语言或文化上的障碍,或对警察不信任,以及担心对移民身份产生影响,不愿与执法机构联系,由此导致大量的歧视案件未被记录。
疫情之下的仇恨 美国亚裔成了“替罪羊”
新冠疫情的暴发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亚裔美国人在努力防御病毒感染的同时,还要时刻提防种族歧视带来的口头乃至身体上的攻击。
《纽约时报》在一篇报道中提到,当特朗普和他的共和党盟友拒绝世卫组织关于命名疾病时不应使用地理位置的指导,并偏执地将新冠病毒称为“中国病毒”时,许多华裔美国人表示他们对未来感到恐惧。
美国媒体CNN分析认为,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及其政府成员、媒体盟友给新冠疫情打上“中国”标签,是意识到这样做可以让中国人成为“替罪羊”。
这并非美国亚裔第一次经历如此严重的系统性歧视,美国亚裔所遭受的种族暴力可谓贯穿美国历史。
19世纪70至80年代,美国社会对“淘金热”浪潮下来到美国的中国劳工充满不满与恐惧。《纽约论坛报》刊发仇视性言论,称中国人和黑人一样愚蠢。自此,针对华人的暴力事件开始出现,惨剧接连不断,排华逐渐成为趋势。1882年,美国通过了臭名昭著的《排华法案》,该法案禁止中国人移民美国,并规定只有教师、学生、旅游者等六类中国人可继续进入美国。《排华法案》是美国通过的第一部针对特定族群的移民法,直到1943年才被废止。
19、20世纪之交,印度移民的增长引发美国社会恐慌。美国当地报纸在报道中出现了诸如“印度人大批入侵美国”这样的说法。1917年,美国出台《亚洲禁止地区法》,进一步扩大禁止移民的范围,禁止大多数的印度人和亚洲人移民美国。
如今,疫情之下针对亚裔的骚扰甚至暴力不断增加,有分析直接指出,这是美国种族主义历史的延续。
亚裔被袭事件频发 仇恨犯罪指控却难上加难
仇恨犯罪是以种族、宗教、性取向或是种族划分偏见为动机的犯罪。在美国,如果仇恨犯罪成立,许多州通常会在潜在指控之外增加一条额外的处罚。在过往众多针对亚裔的袭击案件中,很多看起来“显而易见” 的仇恨犯罪,能够逮捕且定案的却是少之又少。
今年2月,一名中国男子在曼哈顿唐人街被人从身后持刀刺伤。调查人员表示,袭击者在袭击发生前没有对受害者说过话。检察官认为缺乏足够的证据证明袭击者具有种族主义动机。最终,袭击者被控谋杀未遂,未被控以仇恨罪。
在亚特兰大制造三起枪杀案导致8人死亡的嫌疑人罗伯特·亚伦·朗被捕后,他否认持有种族偏见,他告诉调查人员,他有“性成瘾”,持枪杀人是为了“消除诱惑”。调查人员则说,现在确定动机还为时过早。
要指控仇恨罪,检察官需要证明袭击者具有种族主义动机。有美国专家指出,因缺少被广泛认可的仇恨亚裔的象征,亚洲人遭受袭击时,证明袭击者具有种族主义动机变得非常困难。
美国法律学者进一步指出,仇恨罪的概念本身就充满歧义,因为仇恨罪是基于偏见的犯罪行为,但是偏见是一个复杂、广泛而模糊的概念。
美国亚裔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法律的设计根本没有考虑到亚裔经历种族主义歧视的具体形式。美国现行的法律体系显然无法解决种族不公与歧视问题。
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及歧视行为,不仅是美国社会问题根深蒂固的一部分,更暴露出美国长期存在的人权顽疾。对于自诩为“民主灯塔”的美国来说,这又是一种怎样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