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30日电 题:中国的“五中”,世界的机遇
中新社记者 安英昭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10月29日在北京闭幕,同日通过的会议公报勾勒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未来走向的最新蓝图。
在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全球面临第二波疫情威胁的关键时刻,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释出中国发展的新信息,于世界亦蕴含新机遇。
未来,中国仍将是世界发展的重要引擎。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世界经济陷入二战以来最大衰退,最先遭遇病毒侵袭的中国力克艰难险阻,实现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0.7%,累计增速由负转正。正如多家海外投资机构近日评价,中国经济成为新冠疫情冲击下全球经济的“一抹亮色”。
放眼整个“十三五”时期亦是如此。作为主要的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0%左右,今年经济总量预计更将突破100万亿元人民币,对世界经济的提振作用无出其右。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不仅将粮食年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解决了占世界约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更将在今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10年实现相关减贫可持续发展目标。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不仅在2019年人均GDP突破了1万美元大关,更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
立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五中全会作出重要判断指出,中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将取得新成效,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将取得重大进展;至2035年,中国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可以预见,在这些目标的引领下,中国的持续发展将为世界经济的疫后复苏提供重要机遇。
未来,中国仍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
值得注意的是,五中全会公报17次提到“改革”、11次述及“开放”。“十三五”时期,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截至目前,中国已同138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同开展超过2000个合作项目,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十四五”时期,中国改革开放将迈出新步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至2035年,中国将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在此过程中,中国着力构建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无疑将为有意来华投资的各国企业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有利于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未来,中国仍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面对加速演进的百年变局,五中全会作出重要判断指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在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的今天,中国如何处理同世界的关系牵动着各国的敏感神经,五中全会清晰向世界表明,中国仍将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对外关系原则,积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如新加坡专家马凯硕所说,中国是自由国际秩序的受益者,不希望推翻这一秩序,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带来机遇而非威胁。
透过五中全会,中国释放出聚集发展稳定、推进改革开放、倡导和平共赢的明确信号,为波诡云谲的国际大环境注入难得的稳定性和确定性。观察家指出,在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中国将为世界创造更多机遇,世界也将为中国送上更多掌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