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指责伊朗是沙特石油设施遭袭事件的“幕后黑手”,并以援助沙特和阿联酋保护“关键基础设施”为由向中东增兵,这一系列事件不仅加剧了美伊矛盾,也让整个中东趋势更趋复杂。对于美国的意图,国际舆论各有说辞。笔者认为,眼下中东的形势与美国再次加紧构建“中东版北约”有着直接关系。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不断推动北约东扩,目的在于稳定和强化霸主地位,巩固冷战成果。目前,扩大后的北约成员国规模已接近翻番,但其扩大表现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集中在欧洲地区。到现在这个程度,美国要想继续推动北约在欧洲扩张已然不易,因为那将触动俄罗斯的底线并遭到强力遏制。在此背景下,美国转而继续按“边缘政策”思路,试图在欧亚大陆边缘地区构建由其主导的军事集团。于是中东早早就进入了美国视野,这是美国构建中东版北约的背景之一。
除了以上目的,当前美国政府推动构建中东版北约还有另外一个用意,就是设法改变上届政府在两场战争后“灰溜溜撤退”的尴尬局面,试图通过打造北约式的中东地区军事联盟,能让美国以昂首挺胸的姿态减少在中东地区投入,继续推动近十年来的战略重心调整,完成向亚太或印太地区东移。
有人认为,美国当年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际发动海湾战争,预示着它开始将全球称霸的战略重心从欧洲向中东调整。但二三十年来再回头看,美国在冷战结束之初将战略重心向中东地区调整恐怕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希望尽早稳定在中东的存在,以便未来将战略重心进一步向亚太地区调整。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战略学界一些人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做出判断,认为中国可能会在2015年左右成为美国的全球性对手。很多人都认为,如果不是2001年“9·11”事件,美国可能早就对中俄下手了。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美国一度加紧中东版北约的构建进程,以期借此巩固对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为接下来进一步战略调整做好准备。但现实是,二十多年时间里,美国在中东的“努力”并没取得预期效果,乃至到了奥巴马时期,美国不得不以一种“很没面子”的形式宣布启动战略东移,逐步减少在中东地区的资源投入。
但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不管是为了反奥巴马而反奥巴马,还是为了为美国争回面子,反而重拾对中东地区的重视,甚至不断采取举措刺激和加速中东版北约的构建。因此,这两年多来,美方时而在也门内战和叙利亚内战的问题上做文章,一方面扶持沙特,另一方面挤压和削弱土耳其;退出伊核协议并不断施压伊朗,在中东地区大国之间矛盾不断激化的情况下火上浇油,甚至通过类似沙特石油设施遭袭等事件“吓唬”其他中东小伙伴,以此促进它们与美国的“团结”。但直到目前,特朗普政府使用的这些手法都还没能促使中东地区局势向着美国希望的方向倾斜,所谓中东版北约依然实现无望。
特朗普政府的决心似乎相当坚定。比如这次,美国一口咬定伊朗制造了袭击沙特石油设施事件并煞有介事地向中东地区增兵,目的无非是要让中东地区国家感到伊朗是它们的现实威胁,打压那些不听话的国家,迫使有关国家接受美国构建中东版北约的构想。美国这样做或许可能对推动中东版北约构建起到一定作用,但一个悖论性的问题是,正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这种霸道作法,使中东地区国家时刻对它有所提防,进而影响了美国在这一地区构建军事集团的进展。
某种程度上讲,这正是当下美国政府对外行为的“两难”:不放弃霸权作法,想在中东构建预想的军事集团将会相当遥远;放弃了早已习惯的霸权做法,它在局势如此复杂的中东更玩不转。美国已经自己搅乱了自己战略重心转移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