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政府近期开始着手改革退休制度,法国各地再次出现了反政府示威活动。但相比去年11月声势浩大的“黄背心”运动,此次抗议活动规模及参与人数都小了很多。事实上,“黄背心”运动的势头自今夏开始就已逐渐平息。
规模如此之大、持续时间如此之久的社会运动声势能够减弱,法国政府首先要感谢“天时”。从整体经济运行周期趋势来看,到今年第二季度,历经数载危机、停滞、脱困的法国经济,本也该进入经济复苏期了。
其次,本届政府多少也占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便宜。前任总统奥朗德大力推行了一系列的深层改革措施,其后期改革与马克龙初期的改革效果叠加,正好在今年第二季度显现出来。
再次,受益于法国的经济构架。法国有完备的工业体系与坚实的农业基础,外加毫不逊色的第三产业和高新科技创新。因此,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原先号称“出口导向型”的经济体纷纷败下阵来,首当其冲就是德国,初步统计今年二季度GDP较前季下滑0.1%。而法国受到的冲击就没那么大,二季度法国GDP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0.2%。
倘若将上述三点归功于本届政府赶上“天时”和“地利”的话,那么为了应对“黄背心”,法国政府也在“人和”上下了工夫。
要做到“人和”,法治是基础,与时俱进的法治是真正的根基。在法国,示威游行同样需要申请,参与示威的人数、时间和路线等也需要经过批准。当“黄背心”出现暴力升级趋势时,法国议会立即授权行政长官依据各自情况自行决定是否批准示威游行申请。以巴黎为例,由于“黄背心”影响到了旅游业,法国政府就决定禁止在巴黎的诸多重要旅游景点和几大主干道示威游行。
早在萨科齐当政时,法国就基于当时的特殊环境,出台了法国境内任何人在任何公共场所都不得蒙面的法律,违者可处拘捕和罚款。在“黄背心”运动中,法国政府再次强化这一法规:只要示威游行队伍中有蒙面者,警察即可逮捕。试想,如果人群中有一些是蒙着面的,谁能保证他们不是恐怖分子呢?
在“黄背心”运动过程中,随着示威者暴力升级,法国警察使用的武器及执法力度也跟着升级,在执法过程中造成示威者受伤是家常便饭。同时法国社会整体对游行示威的烈度也存在共识底线。笔者曾亲历“黄背心”的一些示威活动,那么大规模,那么多参与者,从未见到过有肆意施暴老者这样恶劣的情况发生。
还有一点极为重要,法国警察署对示威者是否受到资助这个问题非常敏感。在法国社会,游行示威确实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但不得接受其他机构的资助,以免受其左右乃至操纵。笔者当年曾参与过支持北京奥运、反对反华势力捣乱的“4·19”游行,对法国警察署调查活动资金来源的力度之严印象深刻。
马克龙提出的那场“全国大辩论”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大辩论几乎覆盖法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各方都有表述的权利,对示威者的诉求,法国政府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对话之后,示威者不满就继续申请示威,接着对话……如此反复,更多的民众就借此充分了解了双方真正的目的和立场,这是法国人应对无数社会运动的经验之一。
在法国这样一个典型的保守国家,社会福利成本高昂,各方利益错综复杂,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众怒,但要消解社会深层矛盾,又必须借助于改革。在“黄背心”运动逐渐消停下来的时候,马克龙又立即动起法国特色颇为浓厚的特殊养老机制,也是有其考虑的。
实际上几乎在所有国家,养老都是一个敏感话题,因为它涉及的面实在太广,当年萨科齐未能连任有诸多因素,但其中一个很大缘由是他力主对养老体制进行改革,强势延迟退休年龄。回顾马克龙在竞选时的场场演讲,都口口声声称绝不会动既有的养老体制。这也是不少选民最终投了马克龙票的原因所在。才时隔3年,马克龙在G7峰会后接受法国记者采访时却表示:将养老金缴纳年限作为退休金体制的基础,也许是不错的。此言一出,全法哗然。巴黎地铁总公司发布罢工总动员,导致9月13日巴黎除无人驾驶的1号线和14号线之外所有的地铁线路停运。而马克龙之所以敢承担这个风险,也在于他认为当下法国经济增速不错,尤其将德国都比了下去时间点不错,外加他此番巧妙地利用G7峰会平台凸显法国“大国”斡旋角色的外交加分,内外综合可能是一个推行改革的良好时机。当然,最终能否如愿实施,则要看决策者与工会力量的角力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