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财经 > 科技 > 正文

熬夜真会变傻,科学家首次拍下睡眠时“洗脑”全过程

2019-11-05 15:04  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 

你睡着的时候,真的被洗了脑。
这次,波士顿大学的科学家们,史无前例地拍下了清洗过程:
 
红色是血液,蓝色是脑脊液。厉害的是从前没有发现过,血液会周期性地大量流出大脑。每当血液大量流出,脑脊液就趁机发动一波攻击。
 
脑脊液进入之后会清除毒素,比如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β淀粉样蛋白。
 
而这样的清洗,只有在睡着后才能做到,让人一觉醒来,拥有一个清爽的大脑;没睡着的时候,脑脊液并没有充分的机会趁虚而入。
 
另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脑电活动和清洗过程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脑电波指挥了液体运动。
 
这项成果,刚刚登上了Science。
 
作者兴奋地说:离揭示阿尔茨海默病和睡眠之间的联系,又近了一步。
 
而罗切斯特大学的神经科学家Maiken Nedergaard则不禁赞叹:
 
这篇论文太棒了。
 
完全想不到,有人能够真的证明,脑电活动是可以让液体流动起来的,一颗赛艇。
 
所以,多睡一点吧,不要熬夜了。洗脑洗不完,说不定真的会变傻。
 
 
为何只有睡着才能洗脑
 
当你睡着之后,大脑会经历几个不同的阶段:
 
经过入睡时期,浅睡时期,再到熟睡期和沉睡期,我们就会进入快速眼动 (REM) 睡眠期了,也就是容易做梦的一种状态。
 
而科学家把前四个阶段合称为“非快速眼动期”。这项新的研究,正是专注在非REM阶段,这是一个对大脑保留记忆 (Memory Retention) 来说非常重要的阶段。
 
其实,2013年已经有研究证明了,在小鼠睡眠的过程中,大脑里像β淀粉样蛋白这样的毒素,是会被清除的。大脑用的清洁剂,叫做脑脊液。
 
问题是,到底怎么清除的?为什么只有睡觉的时候才能清除?
 
科学家们做了个实验,让13个人带上脑电帽,在核磁共振 (MRI) 机器里睡觉。脑电图会显示,一个人处在哪个睡眠状态;而MRI会测量血氧水平,显示有多少脑脊液流进流出。
 
然后发现了奇妙的现象:大脑里的血氧浓度,出现了明显的大周期变化。也就是说,血液会大规模、周期性地流出大脑。
 
这个时候,脑脊液就会趁机冲进大脑,把留给它的空间都填满:
 
绿色是血液氧合信号,紫色是脑脊液信号
 
醒来之后,大周期不见了,脑脊液就没办法大量冲进大脑,完成有效的清洗:
 
论文的通讯作者Laura Lewis (简称“刘易斯”) 认为,这是因为睡眠过程中,大脑里的神经元们会开始同步活动,一起开,一起关。
 
之所以有这样的推测,是因为脑电图的数据显示,有神经节律出现后,才发生了血液和脑脊液的流转:
 
当大量神经元一同停止了激发,就不需要那么多血液进去输送氧气,才给了脑脊液涌入的机会。
 
这样,便有了我们在开头看到的那幅景象:
 
这个发现很重要,它告诉我们睡眠是一项非常特殊的功能:我们醒着的时候,神经元们是不会同开同关的。所以,醒着的时候没有办法让大脑的血量,下降到足够低的水平。
 
只有睡着之后,大脑里没有那么多血液的时候,脑脊液才能自如地循环开来,清除像β淀粉样蛋白这样的代谢副产物。
 
 
下一步研究
 
根据布莱斯·曼德(Bryce A Mander)发表在Nature子刊上的论文,衰老和局部脑萎缩,就与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期间的慢波活动减少有关。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n.3324
 
这项研究指出,老年人的睡眠中断,是大脑结构改变所致,会导致年龄相关的认知能力下降。
 
而现在,波士顿大学的这一新进展表明,慢波损耗与脑脊液流量减少有关。
 
下一步,他们会继续探索衰老是如何影响人们睡眠时血液和脑脊液的流动的。
 
据刘易斯介绍,研究团队计划招募老年人参加下一次研究。
 
而研究推进过程中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脑电波,血液和脑脊液究竟是如何完美协同的。刘易斯表示:
 
我们观察到,神经改变似乎总是首先发生,随后血液从脑部流出,这之后脑脊液波动才会出现。
 
这项研究的深入,也给治疗和预防像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症)、自闭症这样的神经疾病开拓了新的治疗思路。
 
此前,针对β淀粉样蛋白的药物开发频频陷入困境,但现在,科学家们指出,或许不着力于起作用的特定分子,而是着重增加“洗脑”的脑脊液总量,会成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女科学家领衔
 
这篇Science论文的通讯作者,是波士顿大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的助理教授劳拉·刘易斯。
 
2014年,她从麻省理工学院神经科学专业博士毕业。其研究方向是脑成像,神经动力学以及计算神经科学与信号处理等。
 
论文一作,则是刘易斯实验室的成员妮娜·福尔兹(Nina Fultz)。
 
有趣的是,刘易斯实验室的10位成员当中,绝大多数都是女性。
 
编 辑 | 刘 青 校 审 | 张 妍 校 对 | 白琼瑜
 
来 源 | 虎嗅APP、学校共青团
 
原标题:《“熬夜会变傻”终于有科学依据了》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中国科学家揭开灵长类动物胚胎原肠运动“神秘面纱”
下一篇:全世界成千上万的科学家团结起来宣布气候紧急状态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