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 闽东之光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财经 > 科技 > 正文

人才稀缺是中国制造业走向海外的最大挑战

2025-03-18 11:36 澎湃新闻  -  388217

·制造业整体薪酬水平相对较低,很难吸引到高技能、国际化背景的优秀人才加入。这造成了优秀人才供给不足。在特定专业和技术领域,尤其是高端制造技术和复合管理技巧的人才岗位均呈现紧缺的状态。

《白皮书》显示,中国制造业出海企业平均学历分布以本科为主。

 

 

一项研究中国制造业出海动态的白皮书3月13日下午在上海发布。这份全称为《2025年中国制造业出海人才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由PayInOne联合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科锐国际等机构共同发布。

《白皮书》显示,中国制造业出海的主导行业已从传统的低附加值形态向高附加值形态转变。

不同的行业出海目的地并不一致。中国新能源产业海外布局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汽车产业出海目的地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欧洲39%、东南亚16%和东亚16%;机械设备产业则以出海东南亚地区为主,占到31%;电子电气产业在海外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和欧洲。不过,拉美在新能源行业表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非洲制造业也正在逐步崛起,显示出一定的增长空间。

对于出海已经成为必选项的中国制造业来说,人才是出海过程中最大的挑战。《白皮书》指出,在当前情形下,许多出海企业在人才吸引和获取效率方面整体不如人意。

一方面是面对跨国经营的复杂环境,中国企业招聘策略不适应当地市场,由于制造业整体薪酬水平相对较低,很难吸引到高技能、国际化背景的优秀人才,普遍缺乏高端制造技术和复合管理技巧的人才。

此外,出海企业还面临着人才选拔与用工标准不匹配的困境。制造业企业出海需要的是具有专业技术能力、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非常稀缺。海外在教育体系、工作经验评价标准以及职业资质的认同度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员工无法如期高效地执行企业的岗位职责、完成任务。

《白皮书》建议,精细化策略或能解锁全球化人才管理的制胜之道,包括精准定位、灵活调整、文化融合与技术赋能四大方面。此外,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和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显著加速,对于出海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和全球化布局是当下不可忽视的战略重点。

从出海人才自身能力拓展维度而言,建议企业利用云计算服务、在线会议软件和项目管理应用程序,团队成员可以实现跨地域跨语言协作;而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VR)技术,企业可以为出海人才提供必要的语言和文化培训,以及专业技能的提升。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首幅银河系全天三维尘埃消光特性图发布
下一篇:研究发现:比起医生,患者更喜欢与AI沟通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