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1月12日电(郭其钰)共富路上,如何吸引侨资、侨智回归,把200多万名侨胞的“最美乡愁”化作“最美风景”?侨乡浙江的答案是“千侨帮千村”。
近年来,浙江省侨联广泛组织全球浙籍侨团、侨胞、侨企开展“千侨帮千村”活动。截至2021年底,该省已有454个侨团(企)与结对村结对,到位资金20.29亿元,其中产业投资资金19.16亿元、帮扶资金1.13亿元。
下好共富“先手棋”
浙江是重点侨乡,200多万名侨胞分布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资源和力量。
早在2019年,“千侨帮千村”活动就以侨企结对乡村振兴的面貌首次亮相,浙江侨界正式发出“千个侨团(企)扶千村”的倡议。此后,重点侨乡丽水青田、温州等地先后进行了“百侨结百村”的探索。
浙江省侨联副主席、欧洲华商会会长傅旭敏从家乡青田的一名“山里娃”,到荷兰创事业。他从餐饮业起步奋斗,再跨足贸易业,如今他又回到浙江建立欧洲华商大厦,推动浙江与欧洲经贸交流合作。
“作为一名企业家,除了把自己企业做好,还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要感恩时代赋予我们的发展机遇。”傅旭敏与家乡青田县山口镇小平坑村结对帮扶,投资建设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助力乡村振兴。
与此同时,浙江也以最优服务为广大侨胞回乡提供最好环境。如丽水将侨资回归作为当地“双招双引”的重要方向,实施新时代华侨要素回流工程,出台鼓励华侨回归创新创业30条等。
2021年6月,浙江省侨联正式下发方案,明确5年内引导1000家侨团(企)和侨界爱心人士参与“千个侨团(企)扶千村”活动。自此,浙江侨界“千侨帮千村”驶入“快车道”。
擦亮帮扶“特色牌”
欧式风格的民宿、意大利风味餐食、中西合璧的手工产品……浙南山区浓郁的欧陆风情引得游客慕名而来。这是温州文成华侨打造的侨特色民宿。
“90后”黄靖曾长期定居意大利,两年前与妻子一同回乡,将家里老房子打造成了网红民宿。“起初回乡为的是一份情怀,现在更多了一份责任。”
如今,像黄靖这样的侨商回乡正成为一种新潮流。当地打造具有侨乡特色的“侨家乐”品牌,吸引20余名华侨回归故里,投资打造13家侨特色民宿,并辐射带动该县152家乡村民宿,直接解决就业2000余人,合作农户人均增收超两万元。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是做大共同富裕“蛋糕”的关键。浙江各地引入“侨”之源头活水,增强乡村“吸力”,唤醒乡村“活力”,激发乡村“潜力”。
如衢州侨企四季锄禾农场结合当地原生态蔬菜种植优势,以“公司+村经济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流转土地1480亩,带动当地1200余户农户就业,平均每年每户增收6万元。
在侨乡丽水,该市还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将政治上可靠、建设家乡意愿积极、甘于付出奉献的华侨作为村两委人选。如今,215名“华侨村官”、300多名“华侨河长”躬身入局,奔走在乡村一线。
走好助力“升级路”
从出走到回归,越来越多侨胞走在了“回家路上”。在具体帮扶中,如何跳出“一村一域”的局限,使“千侨帮千村”拥有更多可能性和迭代升级的广阔前景?浙江各地正不断探索创新。
如台州市侨联针对侨企产业特点和结对村资源禀赋,探索侨企加村集体产业化联合体,走出了一条要素融通、产业链闭合、利益共享的产业发展新路子。
“我们在结对村建立来料加工集散基地,依托‘来料加工+来单加工+产业培育’帮扶模式,把技术留下来,形成规模效应,将陆续覆盖仙居西部6个乡镇,带动超2800人次劳动力年增收1亿元以上。”台州仙居侨商周伟力介绍。
此外,温州市侨联指导侨资企业、商会、个人在薄弱村设立产业帮扶基金、互助基金、融资担保体等,实行赠送或低息贷款,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提供资金和信贷支持,已累计资金帮扶2677.84万元。
“我们希望通过‘千侨帮千村’工作,切实带领侨界智者尽其谋、勇者出其力、仁者播其惠,以侨资侨智侨力共谋共富大计,以情系桑梓,心系故乡的家国情怀投身共富大潮。”浙江省侨联主要负责人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