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出品的“中华风韵”交响音乐会——“东西之间”11月13日晚在林肯中心大卫·寇克剧院(David H.Koch Theater)激情奏响。在经历了一年半漫长的“休止符”后,林肯中心重启并再度迎来久违的“中国风”。当晚演出现场几乎座无虚席,近2000名各族裔观众到场观演。
“中华风韵”品牌十余年来曾将多部原汁原味的中国优秀民族舞剧带到林肯中心,今年则与纽约城市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合作,为纽约观众带来全新音乐体验。指挥家蔡金冬、小提琴家胡盛华、二胡演奏家陈洁冰、男低音苏冠搏、女高音霍莉·弗莱克和埃丝特·莫琳·凯莉共同带来多部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歌曲《从茉莉花到图兰朵》等名曲佳作为久别重逢的纽约观众带来充满东方韵味的艺术体验与温暖人心的音乐抚慰。
演出总指挥蔡金冬表示,音乐是全世界共通的语言,在疫情的形势下人们更需要以音乐来沟通情感。女高音歌唱家埃丝特是iSing国际青年歌唱家项目的参与者,曾多次到中国演出。她表示,这次用苏州方言来表演苏州评弹虽然难度不小,但整个演出令她和搭档都感到非常兴奋。
当晚音乐会以《中华风韵组曲》开场,两段曾在林肯中心上演的中国民族舞剧的经典配乐,一时间再度将观众带入到《十里红妆》《沙湾往事》的精彩故事中。随后,大都会歌剧院全美声乐大赛金奖得主、青年男低音歌唱家苏冠搏演唱了1920年诞生的中国第一首艺术歌曲《大江东去》,其歌词源于苏轼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样改编自中国古诗词、与之交相辉映的还有新作《枫桥夜泊》和《咏鹅·咏雪》,由两位美国女高音霍莉·弗莱克(Holly Flack)、埃丝特·莫琳·凯莉(Esther Maureen Kelly)用中文献唱,令观众惊喜连连,成为当晚音乐会的一大亮点。
作为本场音乐会的重头曲目,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一经奏响即引人入胜。作为中国交响音乐民族化里程碑式的作品,“梁祝”的旋律早已名扬海外。作曲家陈钢与何占豪取材自家喻户晓的中国古代民间爱情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而成。当晚的演出由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史上首位华人声部首席、格莱美奖得主、多次荣获世界级小提琴比赛金奖的小提琴家胡盛华担纲独奏。与之相呼应,当晚奏响的美国经典乐曲《阿巴拉契亚之春》,同样取材自民间曲调,在美国家喻户晓。
当晚,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也重返其灵感之都纽约,由二胡演奏家陈洁冰与纽约城市芭蕾舞团交响乐团携手奉上。而该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更是中西艺术交织合璧的典范。据悉,1978年,作曲家刘文金随中国艺术团访问美国,看见纽约联合国大厦休息厅里挂着一幅巨大的万里长城彩色壁毯,感慨万千,回到中国后就创作出该作品。担纲二胡独奏的艺术家陈洁冰精通中国古典二胡曲目,并开辟了二胡与西方古典音乐、现代音乐、爵士乐的跨界合作。
音乐会在《从茉莉花到图兰朵》的歌声中华丽落幕。正如音乐会主题“东西之间”所承载的核心思想,该曲是东西方音乐融合的美妙产物,江苏民歌“茉莉花”邂逅普契尼的“茉莉花”碰撞出动人火花,成为当晚观众共同的美好记忆。
演出结束后观众们流连忘返。来自皇后区的张女士表示,这是疫情暴发后自己首次走进剧院欣赏交响乐演奏,开场一首《雨打芭蕉》运用了中国传统乐器二胡与西方管弦乐的结合,二胡极具悲壮的音色很打动人。“最令我惊艳的要数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家胡盛华富有感情和感染力的演奏,指挥与乐团的完美配合,用西方音乐谱写了梁祝化蝶的经典故事。希望接下来看到更多精彩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