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心向党 |泰国归侨林繁荣: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编者按:在湖南,有一批情系桑梓的归国华侨群体,他们心系祖国,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湖南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了党和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红网时刻联合湖南省侨联系统特开辟【侨心向党】栏目,弘扬老归侨爱党爱国情怀,庆祝建党100周年。
红网时刻记者 聂伊岑 通讯员 陈定乾 湘潭报道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不管在什么岗位,在职或者退休,都要坚定爱党爱国的理想信念,不计较个人得失,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是经历了十多年军旅生涯、从事了数十年党务工作的林繁荣最深刻的感受。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全国各族各界人民热烈响应,抗日救亡运动空前高涨。林繁荣随满怀爱国之情、报国之志的父亲毅然从泰国回到祖国,买田地,做投资,办书店,积极支持全国的抗战工作。
父亲的一举一动,点燃了林繁荣的爱国心。1951年,林繁荣放弃入学广州南方大学(现华南师范大学),积极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弃笔从戎,第一时间报名申请参军参战。
“申请很快得到了批准。我心情十分高兴,恨不得立马奔赴抗美援朝的前线。”十几二十岁的青年,最不缺的就是勇往直前的干劲和献身国家的决心。入伍后,林繁荣分配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东北空军)第九师警卫连,驻扎在安东(现丹东)的鸭绿江边。
“那是1951年8月,美军发动‘绞杀战’,志愿军空军的战机迎战敌机,每天来往穿梭,打得天昏地暗,不时有志愿军战机在迫降场紧急迫降。”回想起参战时的经历,林繁荣尤为激动,“到了‘绞杀战’后期,敌人更加疯狂,我们的精神高度紧张,任务十分繁重,那时的我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
不久后,美军的“绞杀战”宣告失败,林繁荣从朝鲜换防回来,分配到了吉林,任务是保卫小丰满水电站。在敌我装备悬殊的紧张情况下,广大指战员齐心协力,始终没让敌机靠近小丰满电站一步。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因抗战期间表现突出,林繁荣于1952年、1953年、1954年连续三次荣立三等功,这是林繁荣人生中的重要闪光点之一,也是林繁荣一生中莫大的荣幸。
1955年4月,林繁荣被调往海军航空兵莱山基地担任团工委书记。由于工作出色,团工委被评为“北海舰队先进团工委”和“海军先进团工委”,林繁荣被评为“社会主义建设青年积极分子”,并于1958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后来,林繁荣经历了多次调岗。从部队转业到湘潭电机厂,又从湘潭电机厂调任厂职工大学和厂子弟中学,林繁荣每次都能快速完成角色转换,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在厂子弟中学,林繁荣紧紧地依靠“一班人”,团结广大教职员工,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年三大步”的构想,经过不断努力,厂子弟中学成为了在湘潭市率先获得“省重点中学”金字招牌的子弟中学。
1989年6月,林繁荣再次调任电机厂行政机关书记,管理和协调20多个处室。任职期间,林繁荣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赢得了同事的信任和支持,一直干到了退休。
身为一名老归侨,林繁荣一直非常热心侨务工作,积极参加侨联组织的各项活动。他所撰写的《发挥桥梁作用,树立服务观念》《归侨侨眷合法权益保护法与人权》等论文,多次在湘潭市侨务理论研讨会上宣读并获奖。
如今的林繁荣总是将“不计较个人得失”挂在嘴边,也经常用这句话教育自己的子孙后代。退休后的时间里,林繁荣始终与侨联组织同频共振,利用自身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发挥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