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华人 > 侨领 > 正文

华裔青年坚守 要让纽约受重创百年华埠焕发新生机

2021-06-01 11:03  中国新闻网   - 

  中国侨网6月1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下城的百年华埠,是全美历史最悠久、也曾是最繁华的华人社区之一。但以2001年的911恐袭为拐点,遭重创的华埠一直在艰难复苏中,而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2021年开始的仇恨亚裔犯罪风潮,令华埠“屋漏偏逢连夜雨”。

  根据信用卡公司万事达卡(Mastercard)与亚美联盟(Asian American Federation)合作、针对全市各个社区在2020年1月至9月间的消费行为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华人社区受到的经济冲击比其他社区严重,在疫情峰值过后,复苏速度也低于其他社区。

  多灾多难的一年,华社受到的打击相比全市其他社区,更加惨重。而华社中“最年长”的华埠,面临年轻一代迁出、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店纷纷关门的现状,更让不少人感慨“华埠将死”。

  然而,却也有一批年轻华人,在这一年里逆流而起,成为华埠社区这一年多来涌现的“新面孔”。他们或在闸门紧闭、街道一片萧杀中重回华埠创业,期望成为新老传承的桥梁;或以一己之力为遭重创的华埠商家筹款,保留东山再起的火种;或在疫情至暗时刻一日不停救助社区,为耆老、低收入者提供餐餐热食……

  这些曾努力寻找归属感的华裔青年,于这多事之年里,在华埠寻着了人生的目标,也悄然改变着百年华埠的样貌,用自己微薄但又充满热忱之力,希望将“华埠将死”改写为“华埠永存”。以下是他们的一些故事。

  免费理发挺华埠 梁家浩寻到“根”

  2021年的5月,梁家浩在经营的“披露街12号”理发店前和父母谈笑风生,母亲为他带来餐盒,装着在家煮好的家常饭菜,生怕儿子太忙而忘了吃饭。这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推出“在华埠消费、获免费理发”活动的新店,让才30岁的梁家浩与华埠老社区创建起从未有过的密切联系,也让抛弃父母期待的白领工作、重回华埠开小小理发店的他赢得父母的理解,也感受到“和根的亲近”。

  “我儿子很乖的。”梁妈妈是梁家浩口中典型的华裔“虎妈”,曾是他考上特殊高中、选择会计师作为职业的推动者。30岁的梁家浩自小和父母、祖母挤在华埠小公寓里,即便父母已搬出,他依旧住在这里。

  “华埠就是我的家,街头巷尾,我闭着眼睛都能找到路。”梁家浩在华埠老居民纷纷迁出之际,却选择重返华埠开店,希望自己作为新血的注入,能为华埠振兴出一份力,“我离经叛道地抛弃白领饭碗,改开理发店,但这让我感受到和父母、和华埠、和我的根从未有过的亲近。”

  创业时间不长就碰上疫情暴发,梁家浩是华埠受疫情重击、缓慢复苏的全程见证者和亲历者。而他在去年纽约市开始疫后重启,允许理发店开门经营后,推出了“只要在华埠任何一家店消费45美元,就能免费理发”的活动,希望能为疫情下一片萧瑟的华埠带来人流商机,也使他和华埠的老一辈创建起联系,“我感受到了自己的选择被尊重、被认可,让我更坚定地走下去。”

  梁家浩说,作为华裔二代,他坚信“华埠永存”,因为这里承载了太多移民故事和历史。老一辈华人历经千难万险来到美国,寻求更好的生活,“若非他们辛勤栽树,如今就没有我们乘凉的机会。”

  和大多数华裔孩子一样,梁家浩从小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父母的骄傲。开店前,他做了六年会计师,在让父母开心和追求自己想做之事间踌躇许久。

  “我开店的初衷就是想要逃离能一眼望到头的办公室生活。”梁家浩说,没想到因为疫情,因为这家小店,他和父母、和社区,甚至和作为华人的根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因为不同世代之间开始尝试理解、帮助、认同,“这在疫情以前是天方夜谭。”

  梁家浩说,与社区共同复兴,是疫情后开店的新目标,“并不需要定义如今的情形是好是坏,所有事情只是跟着时代前进而已,而我们能做的也只是在这个跟着前进的洪流中,找到节奏和方向。”

  为华埠奔跑 茹聪传承华人荣耀

  作为布鲁克林公园坡(Park Slope)一家美式餐厅的主厨,30岁的茹聪(Leland Yu)虽已是第四代移民,但华人的文化始终对他影响深远。去年疫情开始后,热爱跑步的他发起“为华埠奔跑”(Run for Chinatown),多次单日跑步超过12小时,为华社小商业筹款数万美元。

  作为主厨的这家餐厅去年一度因疫情而永久关闭,茹聪利用外卖平台的大火推陈出新,带着创新中餐,重新让这家原本主营美式餐点的餐厅重返食客视野。

  茹聪出生在曼哈顿华埠,虽然到他已是第四代移民,但他表示,身体里始终流淌的是华人的血液。他也曾按部就班,照着华人家庭“乖孩子”的成长路线走,“我也是特殊高中的学生啊!但大学毕业后,我却从未有过朝九晚五的工作经历,那不是我想做的。”

  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后,他开始以擅长和热爱的跑步来帮助社区,多次单日跑步超过12小时,为华埠的小商家筹款超过5万美元,帮助其从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经济打击中恢复。他在日前还再度跑步,为在反亚裔仇恨犯罪风气中建起、自发保卫社区的华埠街道巡逻队(Chinatown Block Watch)筹款。5月30日他再次为华埠奔跑筹款,路线横跨曼哈顿华埠及皇后区、布鲁克林的华人聚居社区。

  茹聪说,母亲作为一名教师,一直希望自己能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安稳的生活,“我很愧疚,因为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成为她的骄傲。”但他也说,“因为疫情,她也开始尝试理解我和尊重我的选择,上次她来店里喝了我的汤,第一次夸赞说好,这是我从未听过的。”

  茹聪的曾祖父是二战老兵,他说,自己从未忘根,疫情带来的各种冲击也让自己这样的华裔年轻一代挺身而出,沿着祖辈们开辟的道路和传承的荣耀,继续为华埠作贡献。

  老侨团的新面孔 唐艺致力跨世代鸿沟

  位于曼哈顿华埠勿街的纽约中华公所已有百余年历史,是华人社区老侨团的“龙头”,而年仅33岁的公所中文秘书唐艺,是其中少有的年轻面孔,疫情期间派餐、协调疫苗接种等大大小小的社区服务活动上,都有她忙碌的身影。

  唐艺2003年才与家人从中国湖北移民赴美,并一直居住在纽约。作为“华埠新面孔”,她表示鲜少有年轻人能真正感知老社区的力量,老一辈人移民奋斗的经历和积攒的智能,有时却成了和下一代人交流的鸿沟,但若真心花时间和他们共事,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就学会慢下脚步,学会感恩。”

  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公所不得不叫停了社区服务。封城开始后,许多华裔耆老无力出门采买食物,一日三餐成为了最大的难题。唐艺表示,那时公所开始了社区的派餐服务,为的就是让老人们能吃上热饭。

  “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们派了连续36天饭。”她说,就是这短短的36天,让她看到了世间冷暖,回顾过去一年,唐艺表示自己更加懂得感恩:“记得有一个华人老奶奶,得知公所派餐,每日都从坚尼路转进勿街在人群中排队,我注意到她,因为她走得太费力了,短短几百米,就一步三歇脚,接连几天都是如此。”

  当她拿着盒饭走近老人并告诉她“明天起不用排队了,你就站在街角朝我挥挥手,我看到就拿来给你”时,唐艺注意到她的小便处于失禁状态,身上有一股异味。

  “因为链接社区,我真实感到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当亲眼看到并经历时的那种震惊和痛楚,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她说。

  中华公所主席于金山说,年轻的唐艺已是公所最得力的助理,既果断又有耐心,在解决问题、服务社区上贡献年轻一代的力量。(张晨)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安服心发起心理健康服务运动
下一篇:中国旅法工程师协会举行年会 龚笃晟当选新一届会长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