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京5月18日电 (记者 朱晓颖)18日,3位南京历史学者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张纯如当年的留影背景下,与“数字张纯如”一同“合影”。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为什么是她——张纯如与《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展览在纪念馆开展。张纯如的童年家庭照,在美国高校获得的奖章、穿戴过的学位帽,在南京使用的电脑键盘、鼠标,以及结婚婚纱、演讲时穿的礼服等,串联还原出她短暂而灿烂的一生。
中新网记者看到,数字影像中的张纯如明眸皓齿、风华正茂。“她”穿着蓝衣白裤,依然是当年到访纪念馆、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一身装扮。时隔20多年,当年陪同张纯如在南京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几位学者,大多已是白发老人。仪式中,他们缓缓走向“张纯如”,与她“同框”。南京以这样“穿越时间”的“合影”及展览等方式,怀念张纯如。
1968年生于美国的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祖籍江苏淮安。她在1997年出版的英文著作《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描写了日军在南京强奸、虐待、杀害大批中国平民的详情,被《纽约时报》列为推荐读物,成为畅销书籍。她的书籍,让西方世界了解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
1995年,为搜集写作南京大屠杀英文书籍的史料,张纯如通过美国和中国学者的联络来到南京。因为人生地不熟,在南京学者的帮助下,她花了1个月的时间寻访南京大屠杀遗址、走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听说有位女士要用英文来写南京大屠杀(题材),我到南京大学西苑宾馆(张纯如留宿地)见到了她。当时有些吃惊,她非常年轻。”陪同张纯如在南京寻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时任纪念馆副馆长的段月萍向记者回忆。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孙宅巍,是张纯如在南京采访期间的另一位陪同者。据他回忆,张纯如虽然年轻,中文水平有限,但不辞劳苦。当时南京正值炎炎夏季,白天,她拿着DV等器材记录资料,每采访一个幸存者就要花上半天时间。晚上回到宾馆,她在电脑上用英文记录下白天采访的内容,打字速度很快。中途,张纯如甚至因过度劳累发烧,但又不肯去医院,退烧后继续采访。
“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时,张纯如的话不多。她安静地聆听,很少去打断他们的自述。幸存者们的遭遇让她感到沉痛。采访结束时,她常常给幸存者送上一些慰问金。”段月萍说。
2004年,张纯如因抑郁饮弹自戕,年仅36岁,令人扼腕痛惜。此后,纪念馆内立起了一尊张纯如铜像,以纪念追思她。
纪念馆副馆长凌曦表示,多年来,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女士向南京捐赠了许多张纯如的遗物,特别是去年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重重困难,捐赠了25件张纯如使用过的物品。“我们永远纪念她,永远怀念她。我们将继续传递南京大屠杀记忆,捍卫历史正义,传播和平理念。”
在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纪念馆使用AI技术让张纯如“说话”,让她成为“真实历史的解说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