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9月17日电 据“新西兰天维网”微信公众号消息,陈耐锶作为新一代的华人青年国会议员,面对疫情下新西兰的政治舞台,谈了她的个人感受,包括给华人群体的一些建议。
想给选民更多的选择
三年前,陈耐锶作为East Coast Bays的工党选区候选人首次参加大选,表现不俗。三年来,陈耐锶这个名字逐渐为新西兰华人所知。今年,她将代表工党参加Botany选区的竞争。她说:“一方面,选区的竞争能让我这样的年轻人得到很好地锻炼。另一方面,Botany有30%的华人群体,我是华人,我也能讲中文,我觉得我能更好地服务华人,我希望给这里的选民更多的选择。”
华人需要更多的发声渠道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陈耐锶更深刻地认识到,新西兰的华人群体需要更多地用法律来维护自己,也需要更广阔的发声渠道。封城期间,陈耐锶与几位华人法律从业者一起成了新西兰华人法律援助基金会。她说:“我们希望更好地在华社普及新西兰的法律,更好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华人,也更多地让主流社会的决策者听到华人的声音。”
陈耐锶说,疫情让她看到,新西兰华人群体接受信息的渠道非常局限,往往局限在比较单一的信息渠道。这往往导致华人群众得不到需要的帮助,在自身权利受到侵犯的时候,不敢不愿或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与此同时,主流社会也很难听到华社的声音。
她说:“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社会体系当中,为整个新西兰社会,为华人群体做更多的贡献,通过我们,把华社的声音传递出给包括政府、媒体和企业等在内的主流决策者。”
希望华社守望相助 携手共渡
陈耐锶说,疫情给新西兰华人群体带来很多困扰和压力,包括针对亚裔的歧视问题和移民群体的精神健康问题,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这都是她将来进入国会之后,希望去做出改变的事情。
她说:“我们需要从根本上去解决少数族裔得到社会资源和帮助少的问题。解决方案首先是华社要团结起来发声,第二是华社需要有更多的组织来提供社会服务。”
“如果我们这个社会给彼此更多的关照,尤其是移民家庭与本地人家庭的构成很不一样。我们的大家庭都在国内。还有很多留学生,没有父母家人在身边确实很孤独。如果华人在街上互相多打一个招呼。如果你知道你的邻居是华人,可以多跟他聊几句。帮身边的妈妈们照看20分钟小宝宝,让这个妈妈可以好好洗个澡,甚至好好上个厕所,这都是一种彼此关爱”。
“我们应该得到社会服务和专业支持,这些权益我们一定要争取,我进国会也要积极奔走,另一方面华社自己也要彼此照顾,守望相助。”
教育才是重振经济的根本
陈耐锶深信教育对于重塑经济的根本作用。虽然有工资补贴可以保住一些工作,但一部分的失业是难免的。她说:“怎么帮助这些失业者转型,怎么帮助一个行业转型,教育是根本。教育不仅包括大中小学教育,还包括职业教育。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来鼓励人们提升自己的技能,让自己的技能与疫情后的经济转型相匹配。”
陈耐锶提出,在当前的数字化时代,新西兰如果能够进一步提供高科技服务出口,伴随新西兰的农产品,将有助于新西兰改善新西兰的经济结构。这也是她本人在进入国会之后,希望更多地倡导和呼吁年轻人参与的项目。(S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