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华人 > 侨领 > 正文

意大利医生逆行中国行医记:这里的患者需要我

2020-06-28 13:11  中国新闻网   - 

  中新社长春6月27日电 题:意大利医生逆行中国行医记:这里的患者需要我

  作者 郭佳

  两个小时后,意大利医生拉瓦若·弗朗西斯科走出吉林心脏病医院手术室,冲了两杯咖啡,一杯递给记者,一杯留给自己。“我说不清楚为何留下来。”答案和两个小时前没有什么不同。

  今年2月2日,在中国面临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之时,拉瓦若带着19000只口罩来到中国。

5月29日,吉林长春,拉瓦若(右一)进行手术。<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张瑶 摄
5月29日,吉林长春,拉瓦若(右一)进行手术。中新社记者 张瑶 摄

  五年前,拉瓦若作为国际志愿者与长春结缘。在吉林心脏病医院志愿服务时,这家医院的一个项目吸引了他——吉心工程(为贫困患者免费治疗心脏病)。他决定延长服务时间。

  “原本我只打算在中国待一年,”拉瓦若耸耸肩说,“但第二年我不但没回去,还号召了一批外国医生来到这里。”

5月29日,吉林长春,拉瓦若查看病人的心脏造影。<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张瑶 摄
5月29日,吉林长春,拉瓦若查看病人的心脏造影。中新社记者 张瑶 摄

  吉心工程迄今共帮助16000多名贫困心脏病人实施了免费手术。拉瓦若在吉林心脏病医院组建了一个外国专家团队,这支团队救治了其中的14000多名患者。

  在意大利米兰,拉瓦若有500名私人患者,行医十几年积累下的这些“资源”足以帮他实现财务自由。他喜欢健身,每周三晚上会准时听一场音乐会,生活轻松、富足、愉快。

  “我的妻子偶尔也会有抱怨,但她还是很支持我。”拉瓦若工作之外,最多的时间是与家人、朋友视频聊天。

5月29日,吉林长春,拉瓦若(左二)准备进行手术。<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张瑶 摄
5月29日,吉林长春,拉瓦若(左二)准备进行手术。中新社记者 张瑶 摄

  如果非要找一个留下的原因,拉瓦若认为,那应该是父亲曾教导过他的——职责是最重要的。“作为(吉林心脏病)医院的心脏内科主任,如果我不留下来,其他外国医生怎么留下来?”拉瓦若说,“更重要的是患者也需要我”。

  这五年,拉瓦若去过中国许多城市,他眼里的中国“好像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中国政府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没有一个人是可以舍弃的”。

5月29日,吉林长春,拉瓦若看望术后的病人。<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张瑶 摄
5月29日,吉林长春,拉瓦若看望术后的病人。中新社记者 张瑶 摄

  拉瓦若说,无论是救治贫困人群的吉心工程,还是疫情中对患者采取的广泛救治工作,无不体现出中国无差别的人道主义关怀,这些事情是他来中国之前不曾了解的。

  吉心工程项目发起人刘启芳说,经过这些年的相处,让她感到惊讶的是,拉瓦若总是毫不保留地把技术分享给中国年轻的医生,这一点非常令人钦佩。

  拉瓦若告诉记者,他不知道自己何时会离开中国,但似乎也终会离开,所以他要努力为医院留下一支优秀的团队,在他回国后能继续救治贫困患者。(完)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意大利侨领记录侨胞登机回国:作为中国人感到欣慰自豪
下一篇:中资企业与东帝汶共守抗疫战线 共建“一带一路”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