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兰州5月13日电 (张婧)2019年中国高被引学者(ChineseMostCitedResearchers)材料力学榜单日前披露。甘肃省侨联主席闫鹏勋入选其中,他长期从事金属纳米粉体制备技术、设备和应用开发,又率先提出纳米高效农业理念,近年来将金属纳米材料用于小麦、玉米、棉花、当归等农作物和中草药种植上,取得较好增产增效作用。
“高被引学者”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的被引总次数在本学科所有中国(大陆地区)的研究者中处于顶尖水平,入选“高被引学者”名单,意味着该学者在其所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其科研成果为该领域发展做出较大贡献。
闫鹏勋198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同年留校任教,长期致力于从事金属纳米粉体制备技术、设备和应用开发,带领纳米团队自主发明了“MPNP“金属纳米粉体宏量制备技术和设备并实现了产业化推广。2005年1月,任白银市副市长;2011年12月,任甘肃省科学院副院长。
2015年,闫鹏勋教授提出建设“四不像”创新型研发机构“甘肃省科学院纳米应用技术研究室”,并以金属纳米粉体新材料项目为支撑筹建“甘肃省科学院高技术产业园”。
2020年1月7日,闫鹏勋当选甘肃省侨联第七届委员会主席。同时,他还是甘肃省科学院白银分院院长、高技术产业园高级顾问、特聘专家、纳米室首席专家。
闫鹏勋带领科研团队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良好进展,特别是金属纳米吸波、重载机械/车辆纳米润滑油、固体火箭推进剂、纳米硅基和纳米碳基电池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等方面取得良好结果,发表20余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并申请及授权专利4件,进行多次国际会议和论坛主旨演讲。
虽然科研文章已发表很多篇,但闫鹏勋接受记者采访时仍然表示,“做科学研究不能只从‘论文到论文’,要关注实际应用,今天中国的科研成果太缺乏应用转化能力”。
于是,闫鹏勋在2004年做了一个决定--不再申报任何国家和地方奖项。因为,他“要全身心投入,把研究变成产品,发挥社会效应”。2015年,闫鹏勋牵头成立甘肃省科学院纳米应用技术研究室,探索“产资研”的新模式,开创了一条利用民间资产推动高科技发展的新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