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器官捐献协调员 刘源
我叫刘源,今年四十岁,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的一名器官捐献协调员。
【现场】医务人员
默哀开始。
【同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器官捐献协调员 刘源
以前我也是一名肝胆外科的医生,我们医生有时候很无奈。看到很多肝硬化晚期的病人或者说肝癌的病人,因为想做肝移植,最后没有排到供体,不得不面临一个死亡的结局。所以说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决定来做这项工作。
【现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器官捐献协调员 刘源
大夫应该把您父亲的情况,应该都跟您说了吧?
【同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器官捐献协调员 刘源
从别人求你看病,到你来和那些家属来接触,来获得同意,给人家排忧解难,来做心理疏导工作。尤其是这个家属,各个地方都有,各个行业都有,各个阶层的都有,所以我们需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来和这些家属进行沟通。
【同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器官捐献协调员 刘源
第一例印象很清楚,是2014年的一个病人,是一个十五岁的小男孩,孩子是脑胶质瘤,做了几次手术以后已经是脑死亡的一个状态。当时跟他父亲沟通的时候都不敢提这个事情,只是跟他聊天。然后他父亲就跟我说,这个孩子在学校里边学习成绩又非常好,然后又特别聪明,还甚至把帮助其他同学写作业的事情都跟我说了。大约聊了3个小时,就到晚上吃饭的时间了。他父亲就突然问我一句,你会喝酒吗?我说行我陪你喝点,我们就到旁边一个涮肉馆吃的,我俩喝了一瓶的二锅头,他父亲最后就在我面前哭了,然后我跟他一块儿哭。最后他父亲握着我的手跟我说,兄弟,你是个好人,这个孩子我就交给你了,交给你我放心。甚至最后,他父亲还帮我做成爷爷奶奶工作,最后孩子捐献了肝脏肾脏心脏肺脏和角膜,挽救了5个病人的生命,让两位盲人重获光明。
【同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器官捐献协调员 刘源
(协调)失败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常态,成功可能就是一种意外之喜。所以说我们也不奢望成功。
【同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器官捐献协调员 刘源
当初没有经验的时候。因为病人可能随时会去世,我们等不到家属心情平静的那一刻。家属很激动,说你们是哪儿的啊,我们现在你跟我提这个干嘛呀,我们要救病人呢,你们什么意思啊?那些脏话都出来了。
【同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器官捐献协调员 刘源
我们能做到问心无愧,其实就可以了。因为通过一个病人的捐献,我们能挽救好几个病人的生命,他(逝者)的生命在几个人身上得到了升华,得到了延续,所以这也是我们内心特别大的一个自豪和满足感。
【同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器官捐献协调员 刘源
我国目前每年有30万人在等待器官移植。但是现在我们每年能够提供的捐献的数量大概是6000例左右,而这些捐献者所能够提供的器官数量大概不到2万个器官。
【同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器官捐献协调员 刘源
我们其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要去全北京市的其他医院进行宣教,我们还会进社区、进高校,来进行器官捐献的宣传工作。让器官捐献的种子在普通大众中间能够生根发芽。
【字幕】刘源和他所在的器官捐献协调团队都登记成为了器官捐献志愿者。截至2018年底,中国已成立106个人体器官获取组织(OPO),169家医疗机构具备器官移植资质,累计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1.8万余例,捐献大器官突破5.2万个。2018年共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6302例,捐献、移植数量均位居世界第2位,亚洲第1位。
温孟馨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