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华人 > 侨领 > 正文

侨领吴世珊逝世:“吴阿姨热线”帮助华人解决问题

2019-11-27 08:57  中国侨网   - 

  中国侨网11月26日电 题:知名侨领吴世珊逝世!到美国的中国人,只要拨通“吴阿姨热线”问题就会解决

  来美国的中国人,不论来自大陆还是来自台湾,不论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她都尽心竭力。有人初来乍到,怎样办入学或补习手续,怎样找住处,甚至到何处找工作,只要拨通“吴阿姨热线”,问题就会解决。

  据美国《侨报》报道,“吴阿姨热线”的创办人,知名侨领吴世珊(Susan W. Rathbone)于当地时间11月22日在美国密歇根州其儿子的家中去世,享年98岁。

吴世珊。(纽约《侨报》)
吴世珊。(纽约《侨报》)

  从大家闺秀到第一个到达美国的“战时新娘”

  吴世珊1921年10月29日出生在安徽合肥肥东县六家畈镇(现肥东县长临河镇)一个富裕的大家庭中。幼年的吴世珊不仅聪慧开放,勇于追求和进取,而且个性中带有叛逆,好打抱不平,同情穷人。11岁时,她在张治中的支持和鼓励下,登台演讲《妇女十大自由》。

  抗战初期,吴家蒙受冤案。吴世珊也从一个衣食无忧的“千金小姐”被迫背井离乡,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辗转湖北、湖南,于艰难中念完中学,后进入重庆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社会事业行政系就读。

  抗战期间,有一批志愿来华协助中国抗日的美国飞行员,宋庆龄经常为他们举行招待会,动员大学生们和他们联欢。舞会上,吴世珊邂逅了一位叫弗兰克(Frank Rathbone)的美国青年,两人相识相恋并结婚。吴世珊后来在回忆中说道:“弗兰克很诚实、良心很好,从不乱来,我觉得他很可爱。”

  1946年,吴世珊随丈夫回到美国,令吴世珊没有想到的是,她竟是当时美国国会“战时新娘移民法案”通过后的第一位来自中国的“War Bride”(战时新娘),因而受到美国媒体的特别关注。

吴世珊在纽约创办的“吴阿姨服务中心”。(视频截图)
吴世珊在纽约创办的“吴阿姨服务中心”。(视频截图)

  只要拨通“吴阿姨热线” 问题就会解决

  到了美国以后,吴世珊发现作为少数族裔的华人群体,要想找一份合适满意的工作并不容易。在美国海洋保险公司工作的两年中,她引荐了40多个中国人进公司,受到上司称赞。逐渐地她把她的事业确定为面向华人社会,“吴阿姨热线”也就很快筹办起来。1984年吴世珊又成立“吴阿姨服务中心”。

  在“吴世珊服务中心”里,只要涉及华人利益,大至诉诸法律,对簿公堂,小到鸡毛蒜皮的生活小事,她都无所不管,乐此不疲。吴世珊为保障华人利益,常常亲自出庭。为了有效地解难答疑和代理诉讼,吴世珊不断学习,充实自己。“莫道桑榆晚,余霞尚满天”吴世珊忙里偷闲,开车赶课,挑灯夜读,终于在62岁时毕业于纽约的市立大学,拿到了心理学和哲学两个学位。

  吴世珊数十年如一日地努力和真诚的奉献,不仅为在美的华侨华人所称道,也为美国社会所承认。她先后荣获纽约市约克大学人文奖、纽约市少数民族奖、纽约市荣誉市民奖、纽约市无名英雄和杜威大学人类服务奖、华人策划会服务奖。1987年,她又成为第一位荣获全美妇女会颁发的苏珊·安东尼奖的华裔妇女。

  吴世珊常说:“我是做平凡小事的,不是做大官的”。其实在为人服务这些平凡小事中不正孕育和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仁爱精神吗?她自己曾自勉道:“做义务服务的人,只要一颗爱人之心没变,她是不会老的”!

资料图:美东华侨华人为吴世珊庆生。(美国《侨报》)
资料图:美东华侨华人为吴世珊庆生。(美国《侨报》)

  身在海外 心系故园

  晚年的吴世珊虽身在海外,却心系故园。她多次率团或介绍海外华侨华人、台湾同胞到家乡合肥考察访问、投资兴业,为合肥市招商引资、引进技术和人才、加强对外合作出谋划策,牵线搭桥。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吴世珊在安徽大学设立了“吴世珊奖学金”,与其胞姐吴世玮先后向肥东县湖滨镇养正小学捐款折合人民币近70万元,房屋98间,并通过她的影响,以募捐的方式,向海外华侨华人争取了36万元人民币捐款,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据媒体报道,“当她看到曾于1991年江淮发大水期间捐过款的乡中心小学新教学楼里书声朗朗时,她开心地笑了。”

  在纽约,她经常参与接待出访的安徽家乡代表团,叙乡情,话友谊,共同为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作贡献。“身在海外,心系故园”正是这位海外赤子的真实写照。

  2003年,合肥市政府授予吴世珊为“合肥市荣誉市民”称号。

  一路走好!吴阿姨。

  来源: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ID:qiaowanzghongguo)作者:韩辉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纽约7旬华裔老人学英文拼入籍 10周课程从未缺席
下一篇:美华裔摄影师梅慈敏 拍摄鹤已经成为一种“使命”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