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义乌的华商在吉尔吉斯斯坦共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吉尔吉斯斯坦《丝路新观察》)
中新网10月19日电 据吉尔吉斯斯坦《丝路新观察》报道,浙江义乌是一座因小商品而繁荣的城市,这座小镇从“鸡毛换糖”起步,自第一代“义乌小商品市场”到经营面积达150万平方米的“义乌国际商贸城”,仅用了20多年。义乌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展成享誉世界的小商品批发城,离不开最初沿街叫卖的义乌小商贩,更离不开远离家乡,艰苦奋斗在海外的义乌华商。在吉尔吉斯斯坦(简称“吉国”)就有这样一群来自义乌的商人,他们将义乌小商品批发城“搬”到吉国,不仅仅丰富了吉国物质市场,还壮大了自家企业,真正实现了“互利共赢”。
走进位于比什凯克市的多尔多伊市场,各类中国制造的工艺品、饰品、日用百货和文体用品令人眼花缭乱,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带着喜悦之情挑选商品的顾客,有推着独轮车匆匆送货的帮工,有洋溢着笑脸叫卖的商贩……
市场里的吉国人总能热情地用“你好”、“需要点什么”、“这个好”等简单的中文向顾客打招呼,而中国商人也能用带有乡音的俄语与顾客讨价还价,整个市场极为热闹。
据了解,多尔多伊市场的义乌商人中大多已在吉国生活十几年,最早一批人已在吉国做了20多年的生意,多尔多伊市场是中国小商品集中地,从义乌运输到这里的商品大多经当地商人之手远销至俄罗斯和中亚各国。化妆品批发商陈争冬说,义乌的商品物美价廉,应有尽有,是市场上的抢手货,加之中亚各国的轻工业发展滞后,需求量大,销售旺季常供不应求。
中国援吉民生工程化解偏见 中国技术在吉生根发芽
在多尔多伊市场上,随时可见中国人和当地人互帮互助的情景,看到吃力的搬运工,市场上的中国人都会习惯性地伸手推一把,商户之间大多也能叫出对方的姓名来,时不时还能看到两国商人相互分享经验。
鞋子批发商陈林宝在吉国做了15年生意,见证了当地人是如何一点一点消除对华商误解的过程。他说,虽然中国的产品好,当地的需求量也很大,但多年来,部分吉国人对中国持有偏见,总认为中国人抢占了他们的工作机会和利润。
“如今不一样了,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考察团来到吉国,中国政府援建的道路、学校和医院等民生工程让吉国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帮助和诚意,当地人逐渐消除了对华商的偏见。”他说。
衬衣销售商虞坚华说,一些在华商店铺里打工的吉国人经过多年的发展,从华商企业里学习到了经验,拿到了进货或销售渠道,目前已经自己当上老板,还有一些长期与中国生产商打交道的吉国人,学会中国技术后在本地开了服装厂。
“我也计划今后从中国进口优质布料,在吉国生产加工,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虞坚华说。
收获异国爱情 专心慈善事业
化妆品批发商陈争冬是吉国义乌老乡中最令人羡慕的一个,他在吉国打拼15年,不仅收获了自己的事业,还喜获爱情。
来自义乌的陈争冬在比什凯克市多尔多伊市经营着一家化妆品店。(吉尔吉斯坦《丝路新观察》)
陈争冬20岁出头就来到吉国做生意,在一次伊塞克湖之旅中与玛利亚娜相识,这位精通汉语,又勤快善良的哈萨克族姑娘很快就俘获了陈争冬的心,两人于2016年登记结婚,如今已有2个可爱的孩子。
陈争冬还是吉国中商商会慈善部的负责人,每逢六一国际儿童节和吉国新年(1月1日),他都会组织华商捐款捐物,将所捐物品送往吉国的残疾人福利院或者送给比什凯克市贫困家庭。
多年的吉国生活,陈争冬与这里的人民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说,真心希望吉国人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本着“能帮一点是一点”的心愿,把慈善工作继续做下去。
享受中国式便捷生活 期待下一个10年变化
近年来,吉国政府推出不少吸引外资的好政策,吉国的营商环境也趋于好转。做箱包生意的胡志刚不久前将妹妹也接到吉国,并经营起了一家中餐快餐店。
胡志刚说,5年前,市场里开起了第一家中餐快餐店,解决了华商们“早晨顾不上做饭,中午不知道吃什么”的困难,如今快餐店已发展到3-4家,不仅提供送餐业务,还可在线支付,让大家在国外也能享受到中国式的便捷生活。
在吉国的义乌商人中,“二代”义乌人也来到这里闯荡,与上一代义乌人不同的是,他们拥有创新思维,把现代销售理念带到吉国。
10年前,施志超曾在吉国留学2年,如今,他带着梦想再次来到吉国,继续父亲的事业。他说,几年的时间,吉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家商超、高楼和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他期待10年后的吉国将变得更好。(刘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