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联邦政府大院对面有一大块田地。一位名叫黄二东的中国人在此种了8年的蔬菜。
如今,这块田地已经成了尼泊尔多个中餐馆、中资机构日用蔬菜的供应地,满足着在尼中国人的“中国胃”。
黄二东在尼泊尔生活已经16年,今年也是他妻子在尼泊尔的第20个年头。当年为了追求妻子,黄二东从中国河南省远赴尼泊尔。“我俩是第一对在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领取结婚证的中国夫妻。时间过得快,想不到我们就快扎根在这里了。”黄二东笑着说。
由于有着一手好厨艺,黄二东先在一家中资企业当厨师,不久后就在尼联邦政府大院附近开了一家名为“鸿祥”的酒店。从2011年开始,这家酒店就几乎成为加德满都的一个地标:很多在尼侨胞及中国游客都要到这里来坐坐;不少当地人也是这里的常客,满足他们对中餐的一些想象。
立足一家酒店一个菜园,黄二东一家在此经历了尼泊尔从君主制向共和制转变这一重要历史进程,也经历了加德满都当年的重大事件和2015年大地震。“即使这样,我们也没有撤离尼泊尔,因为我们的事业在这里,也相信这里早晚会好起来。”
黄二东坦言,近十年来,尼泊尔的基础设施、社会开放程度都有很大的改善。同时,中尼各领域友好往来热络,这对于在尼华侨华人而言是好机遇。
2019年6月,尼泊尔华侨华人协会成立,黄二东成为常务理事。他说,2015年大地震让自己更加关注在尼同胞的事务。大地震发生后,黄二东同朋友一起给滞留在加德满都特里布万国际机场的中国游客送了3天的食物;同时他的酒店也对外提供免费点心,与大家共渡难关。
“同胞间的互帮互助,会让我们更有力量。”他说,加入协会,就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帮助更多的同胞,觉得很开心。
在尼泊尔的华侨华人规模并不大,黄二东夫妇已经是青年华侨中在尼生活时间最久的人。认真学习当地语言、用心经营自己的业务,黄二东逐渐被当地社会接受,并受邀参加尼泊尔副总统普恩的就职典礼。
黄二东说,中尼友谊毫无疑问会越来越好,在尼侨胞的事业空间会越来越大。我也计划在未来适当扩大经营范围。
记者了解到,在他菜园里的莴笋、莲藕等都是原来尼泊尔没有的蔬菜。之后,尼泊尔农户也开始种植莴笋,莴笋由此进入当地寻常百姓家。
而中国人喜爱的莲藕,在进入尼泊尔时只存活了一棵植株。“我们经过3年时间的培育,才对外售卖莲藕。可以说这些莲藕都是那一棵植株的‘子孙后代’。”黄二东说:“我想这就是在尼华侨华人的写照,也许生活环境并不完美,但是经过努力奋斗,我们在这里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