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俊峰几天前亲赴北京观礼国庆盛典,他感慨:“我们奋斗在最好的时代,能用自己的所学之长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作贡献,是科学工作者最值得骄傲的事。”
王俊峰1995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到美国深造,2004年进入哈佛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工作,2009年8月回国,来到安徽合肥蜀山湖畔的“科学岛”,成为一名科研“岛民”。
科学岛,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所在地。王俊峰、刘青松、刘静、王文超、张欣、张钠、林文楚、任涛8位哈佛博士后先后共聚于此,形成了一条依托强磁场科学装置与技术,开展以重大疾病为导向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网络的“学术链”。
“10年前,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刚刚开始建设。”王俊峰回忆起往昔,感慨万千,“那时科研条件还不太完备,国家配套政策也不是很到位,但为了建造一个世界最高水平的强磁场装置,强磁场人努力拼搏奋斗,付出了极大心血。”
如今,“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已经领跑国际,王俊峰介绍,其中三台水冷磁体创造了世界纪录,混合磁体的中心磁场强度达到43万高斯,相当于地球磁场的80万倍,在全世界仅次于美国的45万高斯。
强磁场有什么用?王俊峰向记者解释,强磁场是科学研究的聚宝盆,在这种极端环境下,可以观察到很多新的科学现象。“有了强磁场,不远的将来可能就会出现新的核磁共振技术、新的产业材料、新的肿瘤药物等。”
王俊峰举例,比如磁共振成像,现有三甲医院磁共振检查的磁场强度约3T,能看到约1毫米大小的肿瘤,据今年7月18日的消息,法国建成了世界首台可用于人体扫描的11.7T场强的磁共振扫描仪,其分辨率比现有设备提高10倍。
亲身经历、亲眼见证了国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从无到有的过程,王俊峰感叹,“作为强磁场的一员,回顾自己的人生,能够参与做成这样一件事,是多么值得骄傲。”
谈到对未来的展望,王俊峰表示,稳态强磁场的二期工程“强光磁集成实验装置”建设正在筹备中,希望项目能顺利得到国家层面立项支持。“很庆幸可以一直做自己喜欢的科学研究工作,我会一直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