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希望看展的时间更充裕一些。等我下次再来北京,我要花一整天时间慢慢看。”参观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李贞驹觉得不够“过瘾”,“时间太赶了”。
李贞驹是英国知名华人律师、“英国华人参政计划”创办人。作为受邀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的海外侨胞代表之一,她这几天的行程很满。其中,参观70年成就展对她而言是上了一堂难得的中国发展“历史课”。
“我们长期在海外生活,对中国发展了解不够详细,这个展览便是了解中国发展脉络很好的途径。”李贞驹说,“短短70年间,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一个奇迹。我坚信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带来福祉、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给海外华侨华人带来尊严和自信,我坚信中国未来前景光明。”
“国强侨兴”是李贞驹最大的感受。1974年,11岁的李贞驹随父母从香港移居英国的北爱尔兰。当时,中国还相对贫穷、落后,在英华侨华人也被边缘化。在学校里,李贞驹常因华人面孔受到同学的戏弄。
“我那时候就明白,不论我的英语说得多么流畅,也不论我是什么国籍,我始终都是黄皮肤、黑眼睛,身体中永远流淌着炎黄子孙的血液。”李贞驹说,正因为小时候被歧视的经历,让自己有了争取权益的意识,最终走上律师之路。
工作中,李贞驹意识到,作为少数族裔,英国华人始终是“沉默的群体”,习惯于对政治不闻不问。而不发声意味主流社会听不到华人诉求,自然也不会得到关注。为此,李贞驹于2006年创立“英国华人参政计划”,旨在培养年轻一代的英国华人积极参政议政、融入主流社会。
2009年,适逢欧洲议会改选,年仅19岁的华人张敬龙参选,李贞驹和团队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这次参选的意义并不在输赢”,李贞驹说,“一个19岁的华人都能走出第一步,其他人为什么不能继续站出来?”
虽然这次竞选未能成功,但示范效益显而易见。2010年的英国大选年出现了8位华人候选人,迈出了参政重要一步。此后,英国华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竞选舞台上,自信提出诉求,为华人族群发声。
李贞驹介绍,“英国华人参政计划”项目还会根据一些广受关注的华人议题进行调研,采写报告并提交给相关部门。她举例,今年9月中旬,英国政府宣布将重启毕业生两年期工作签证,留学生毕业后可获得两年时间用于实习、求职抑或全职工作。“我们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调研、组织和编写《在英中国留学生状况报告》,并多次呼吁英国国会议员和内政部重视这一议题。”
“我希望为有参政意愿的华人助一臂之力。”谈及理想,李贞驹说,希望有一天,在政坛、媒体、高校、医院等,都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华人面孔,“这样我们的声音就不会被淹没”。
10年前,李贞驹首次受邀在北京参加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10年过去,她说虽心情同样激动,但感受有所不同。
“当年,我受邀观礼大阅兵,内心充满幸运和荣誉感。这10年间,我到中国的次数越来越多,对中国发展的了解越来越深,我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更强。相信中国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