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中华·礼赞新中国
全省侨界人物系列报道(八)
壮丽70年,阔步新时代。在同圆共享中国梦的征程中,广大侨胞踏着前进的鼓点,乘着改革的东风,挥洒汗水、建功立业,书写出赣鄱大地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江西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公众号开设“追梦中华·礼赞新中国——全省侨界人物系列报道”栏目,讲述侨界先进人物的追梦故事,记录他们创新创业的奋斗历程,弘扬侨界乐善好施的美好品德,凝聚爱国爱乡的精神力量。
徐余波:老百姓的口腔健康守护者
“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这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词在徐余波看来是非常有科学依据的,“口腔是人体的第一个消化器官,牙齿好可以减轻胃肠道消化负担,食物营养充分吸收,身体免疫力自然能够提高。”
钻研口腔医学20余年,徐余波的专业水平有口皆碑。上世纪90年代,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口腔科是个只有两三台破旧牙椅,而且是器械不全,业务量少,服务质量差的小科室。人心涣散,仅有的几位经验较丰富的医生也下海自己开诊所或转到其他专业的科室。当时年仅28岁的徐余波临危受命,成为该院乃至南昌市卫生系统最年轻的科主任。
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尽己所能战胜眼前的困难,努力把危机转化为生机。从此,他带领着科室仅剩的几名员工每天起早摸黑地钻研新技术、新项目,制定科学严谨的管理方法,竭力改进口腔科的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十年磨一剑,口腔科由当初的小科室发展成为工作环境优美整洁、诊疗设备齐全先进的口腔治疗中心,并在全市开创“一站式”治疗法的先河,极大地方便了患者。目前,口腔科年就诊患者达4万多人次,服务范围由南昌市辐射至全省及省外部分地区。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徐余波发现我国人群中牙体、牙列缺损发病率非常高,其中老年人的缺牙率最高。而种植牙可以获得与天然牙在功能、结构以及美观上十分相似的修复效果,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种植牙的需求人群也会快速增加。因此,他决定攻克种植牙技术。
2012年,徐余波作为江西省唯一青年专家被国家卫生部口腔专业委员会派往日本冈山大学研修种植牙技术,学成归国后,他还多次邀请日本专家来上海、南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为中日两国的口腔医学学术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2016年8月,徐余波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华盛顿大学附属西雅图口腔医院,继续研修种植牙技术。
“在国外学习时,才能体会到不一样的爱国情怀。”留学期间,徐余波在学习、生活中得到了许多侨胞、侨团的帮助,让他觉得十分感动。回国后,他加入了侨联大家庭,并向国外的朋友积极推介江西。
近日,徐余波参加了省侨联的“送温暖医疗队”,深入上饶市余干县的农村地区开展口腔义诊活动,为群众提供口腔护理检查诊治服务,免费发放口腔卫生知识宣传册及牙膏、牙刷等洁牙工具,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
“现在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期,都说扶贫要扶智、扶志,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人群还是不少,所以开展送健康下基层活动非常有意义,我们带着健康去扶贫,传导口腔健康意识,让老百姓牙好胃口好、生病少。”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侨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