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华人 > 侨领 > 正文

马来西亚前交通部长:海外华人为中国70年成就骄傲

2019-09-28 10:04  参考消息网   - 

  作为一名生长在马来西亚的第二代华人,马来西亚前交通部长、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翁诗杰一提起中国就感慨万千。他说,很多海外华人多年来一直关注中国的发展,“新中国这70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方方面面都值得骄傲”。

  咖啡馆里“听”中国成就

  近日在接受《参考消息》专访时,翁诗杰讲述了自己作为一名海外华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见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沧桑巨变。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困难时期,翁诗杰曾辗转通过新加坡往海南老家送食品、猪油等。他说,今天的中国在多个领域的努力已经遍地开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几十年来,有几个与中国相关的场景,让他毕生难忘。

  虽然翁诗杰不曾在中国生活过,但他的父母从中国来,受他们影响,翁诗杰一直都心系中国。小时候,他很喜欢跟着父亲去咖啡馆,因为过去通信不发达,咖啡馆是一些“水客”从家乡辗转带话、传递消息的场所。成年人的话题翁诗杰那时还似懂非懂,但有一个话题引起了他的兴趣。1964年,翁诗杰还在念小学,他听到大人们神神秘秘地讨论一个话题——原子弹。原来是中国试爆原子弹成功了!大人们时而雀跃万分,时而严肃低调,他们的言语和表情难掩自豪和激动。由于当时中马两国尚未建交,他们都不敢过分张扬。

  翁诗杰说,父辈们离开中国的时候,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他常听父辈们感慨地说,弱国无外交。后来翁诗杰长大了,知道什么叫“两弹一星”,知道中国拥有了这样的国防科技对国家和人民意味着什么。对于一个过去被列强欺侮的国家来说,有能力和实力保护自己的人民非常重要。他们今天看到,中国的科技、尤其是军事科技能够做到自主研发并且走在世界前列,他们为此深感自豪。

  华人在影院为中国鼓掌

  1971年,翁诗杰念初中时,当时可以从一些非正式渠道得到有关中国的图片,大家都格外珍惜这些得来不易的照片。直到一部有关中国重返联合国的纪录片在马来西亚本地影院公映,才让马来西亚的华人大饱眼福。当影片播放到当时中国代表乔冠华在联合国用普通话发言时,整个电影院里的马来西亚华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一般来说,纪录片的观众比较少,但那部片子上座率很高。

  1972年,另外一部电影在马来西亚上映——李小龙主演的《精武门》。李小龙所饰演的角色陈真把“东亚病夫”的牌子砸烂时,整座戏院里掌声雷动。

  翁诗杰说,今天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体现在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在联合国所扮演的角色,还体现在世贸组织。翁诗杰认为全球治理不是一个空泛的口号和概念,而是当下全世界、全人类最稀缺的。他说,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至今近20年来,中国逐渐成为捍卫自由贸易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先行者,成为一个排头兵国家。

  期待中国引领全球治理

  翁诗杰说,新中国这70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这光辉的70年是中国人民以血、汗和泪水所铸造的,方方面面都值得骄傲。在科技方面,不管是数字经济、移动金融还是5G,中国逐渐成为一个傲视世界的科技大国。如果把中国的成就跟其他老牌的超级大国相比,让翁诗杰觉得很骄傲的一点是,中国不曾以这些科技优势作为欺凌弱国的工具。相反,虽然这些成就属于中国,但今天中国拿出来为全人类作贡献。中国这样的胸怀和格局,让老牌的超级强国相形见绌。

  翁诗杰表示,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一带一路”倡议获得五湖四海不同族群、不同制度国家的响应,这将会掀开全球化的新篇章。他说,在上世纪90年代,全球化所凸显的是自由贸易主义,但今天,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已经不足以应对人类所面对的种种新问题、新挑战。不管你来自哪种体制、人种、文化,全人类最终面对的命运是一致的。这就是中国所强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翁诗杰相信,“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现在正在实现宏伟目标的路上。他认为,这将成为全球化的一个主旋律。

  翁诗杰说,过去很多国家习惯性依赖英美等国,主要是因为防务重于一切,但今天最大的威胁显然并不是所谓的“防务安全”,而是人类基本的生存受到威胁。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倡导共商共建共享,以“一带一路”作为切入点,坚持不称霸,贯彻全球治理的理念,肯定能够得道多助。对于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很多国家来说,都希望在这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里,中国能成为引领全球治理的先行者。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华侨大学教师:为侨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下一篇:加拿大华人生命科学家入选阿尔伯塔生命科学名人堂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