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侨报网20日发布由骆都撰写的评论文章《侨报网评:陈果仁事件40年,亚裔伤痛痊愈了吗?》,通过回顾“陈果仁事件”,探讨当下在美国出现的歧视亚裔现象。
文章摘编如下:
6月19日是“陈果仁事件”40周年。6月16日起,底特律市政府与“陈果仁40周年纪念联盟”合作,开启了为期4天的纪念活动。此外,当年经历过这次惨案的各地亚裔民众也投入到这场纪念中来。
陈果仁是一位华人工程师,40年前被底特律两名白人用棒球棍追打致死,他们的行凶原因是将陈果仁当成了日本人。当时日本汽车工业崛起,底特律这座汽车城却走向衰落,不少汽车工人因此丢了工作。提到日本人,底特律人怒火中烧。
亚裔移民美国的历史既是一部英雄史,也是一部苦难史。他们经常被视为“外来者”“替罪羊”,活在恐惧和不安的阴影之下。陈果仁事件是一起悲剧事件,但也是亚裔“觉醒”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其一,陈果仁事件促成了亚裔认同感增强。曾经,华裔、越南裔、日裔、菲律宾裔等族裔认为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共同点。正如一位华人法律从业者所言,20世纪80年代之前美国没有“亚裔美国人”的概念。陈果仁事件却告诉亚裔,在美国种族主义者眼中,亚裔就是一个整体,具有明显的共性。只要种族歧视毒瘤不切除,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下个受害者。
其二,陈果仁事件让亚裔更加重视“走上街头”的意义。20世纪60年代后,亚裔在美国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就,甚至还被主流社会称之为“模范少数族裔”。陈果仁事件则让亚裔惊醒:原来他们竟连保护自己的能力都没有,并为亚裔联合起来争取权益提供了契机。为陈果仁争取司法公正的抗议和声援席卷全美之际,也将亚裔的民权运动推向了高潮。如今,活跃在美国民权领域的个人或组织,很多时候都脱胎于陈果仁事件。
不过,随着时间流逝,很多亚裔年轻人甚至完全没听过这起惨案。但从疫情以来仇亚犯罪在美国接连攀升到2021年亚特兰大多名亚裔被枪杀,无不说明美国种族歧视的毒瘤还在滋长,亚裔被作为替罪羊的历史还在循环。不少经历过40年前陈果仁事件的亚裔认为,如今美国社会的仇亚反亚氛围与当年颇为相似。
言外之意,歧视与反歧视的博弈还未画上句号,亚裔争取公正与平等之路依旧任重道远。40年后的今天,纪念陈果仁事件,既是希望所有亚裔不要忘记这起惨案,更是希望激励年轻亚裔不断增强民权意识和政治认同,坚持不懈为维护族群地位和利益而奋斗。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未来,亚裔在争取权益过程中,也要善于跳出族群的“小圈子”,积极与非洲裔等其他少数族裔形成合力和联动。毕竟,亚裔与其他少数族裔上有着共同诉求,其他少数族裔在争取权益上也有丰富的经验和实践。当亚裔的“声音”持续放大且被更多人“听到”,他们就离梦想更近了一步。(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