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源争夺战的“必争之地” 让“淘金者”蜂拥而至
11月23日,中国驻刚果(金)大使朱京在接受凤凰卫视专访时透露,被绑架的5名中国公民在一家美籍华人拥有的私人企业从事采矿工作。根据使馆目前掌握的信息,5人都暂时安全,精神状况、心理状况比较稳定。
类似事件在刚果(金)并非个案。今年以来,该国已发生多起暴力冲突事件,当地平民生命安全堪忧。
但即便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如今仍有数万名中国人在刚果(金)谋生,为何他们甘愿冒着极大的风险到此淘金呢?答案是——资源“淘金”。刚果(金)素有“世界原料仓库”之称,这片土地蕴藏着铜、钴、铌钽、钻石、锡、黄金、锂等各种稀有金属矿产资源。
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崛起,引发了新一场全球范围内的清洁能源争夺战。而刚果(金)拥有全球近半的钴矿储量,目前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钴矿产量都来自该国。
“钴奶奶”背后
是一场全球新能源争夺战
位于刚果(金)东南部的森林地带基桑富,顺着红色土路穿过大片沾满露水的杂草,挖土机正在努力发掘埋藏在这片土地中的宝藏——数百万吨的钴。
“钴”是一种银白色的铁磁性金属,由于极为稀缺,又被业内戏称为“钴奶奶”。这种金属是生产耐热合金、硬质合金、防腐合金以及磁性合金的重要原材料,在商业、工业乃至于军事领域都应用广泛,无论是智能手机还是飞机引擎、火箭发动机的制造,都离不开钴。手机之所以能“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靠的正是钴。
随着近年来各国政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重心倾斜,全球汽车制造商布局电动汽车,对钴的需求开始飙升。据了解,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上主流的三元锂电池基本都含有钴,其装机量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占到了“半壁江山”,特别是对续航里程、整车性能要求高的高端车型。据外媒报道,一辆特斯拉长续航汽车需要大约4.5公斤的钴,是一部手机所需量的400多倍。
因此,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原料,钴矿不仅在全球绿色转型的过程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它的背后是电动汽车需要抢夺的数万亿美元的天价未来市场。这意味着,它会像石油一样,成为大国竞争的战略资源。
跨国企业争相布局
“淘金者”蜂拥而至
据外媒报道,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之前,钴并没有引起刚果(金)矿商的重视。但现在,因坐拥全球三分之二以上钴矿产量,刚果(金)或将像盛产石油的中东地区一样,成为支撑一个新能源时代的中心,也成为跨国企业的必争之地。据环球网报道,提前布局的中国企业如今已成为了刚果(金)当地矿业开发的重要参与者。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钴业分会秘书长徐爱东向央视财经新闻表示,过去二十年,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发钴资源,应该说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020年在全球十大钴矿山企业里面,中国企业有四家,此外钴冶炼产能在全球约占70%左右,所以说相比较其它的一些国家,中国这个产业链配套的能力是非常强的。
从上游而言,全球目前具备万吨级生产能力的大矿山仅有3座,全部坐落于刚果(金)境内,即瑞士嘉能可的KCC、哈萨克斯坦欧亚资源的RTR以及中国洛阳钼业的Tenke。2020年数据显示,这3座矿山产量分别为2.74、1.54、1.55万吨,共占据了全球原料供给比例的48%。
从中游而言,据市场调查机构“华经市场调查网”报告显示,中国是全球最主要的钴冶炼加工国,占全球精炼钴产量的67%,亚洲占全球钴消费的77%。目前,全球基本形成了刚果(金)供应原料,中国进行冶炼加工,亚洲进行消费的钴供应链体系。
而在钴产业链的下游,受钴矿价格越来越高的影响,电池供应厂商也纷纷开始主动出击。8月,韩国LG新能源牵手澳大利亚矿业有限公司,锁定为期六年、共7000吨的钴供应订单;今年年初,国内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则分别入股洛阳钼业和华友钴业,为未来钴资源储备提供保障。
全球资本对钴的狂热,不仅吸引了众多跨国企业到此投资,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机会主义者。他们不顾当地危险局势,渴望从新一波“淘金热”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