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当地时间27号,大火仍在持续燃烧,没有消减的迹象。目前,高温、干燥和强风天气让灭火工作面临很大挑战。气象专家表示,可能要到10月当地进入雨季后,大火才能被扑灭。
雨林环保有法难依 执法不易
目前,巴西政府也在对人为纵火的可能性进行调查。而央视记者在灾区进行采访的过程中也发现,近年来亚马孙雨林火灾数量的增加确实有人为因素。
在巴西,每年6至9月的旱季,农民焚烧森林进行开荒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只要向当地有关机构提交申请,在非保护区按照规定进行焚烧就是合法的。例如朗多尼亚州的环境发展厅就有这样一份“点火指南”:要在火场周边地带设置至少3米的隔离区、不能在大路边点火、气温高于30摄氏度时不能点火、湿度低于30%时不能点火等。未经授权的点火构成环境犯罪,每焚毁一公顷林地,将受到1000雷亚尔(约合1700元人民币)的罚款。
但实际情况是,许多人为了增加收入来源,未向政府提交申请就擅自焚烧森林,并且大多都不符合“点火指南”的要求。
地理学家 塔蒂亚娜:许多人焚烧森林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用土地资源。种植作物或在周边过度捕捞是一种通过纵火来占有土地的方式
除了非法焚烧森林,非法伐木也在当地形成了产业链。朗多尼亚州环境发展厅对全州各个林场的林木种类和数量都有详细记录。而有些犯罪分子会雇佣黑客,入侵环境发展厅的电脑系统,篡改记录内容,让非法林场可以堂而皇之地在市场上售卖从森林保护区砍伐的珍贵木材。
为了遏制这些非法行为,朗多尼亚州有大约200名负责环境执法的军警,但有限的人手难以覆盖超过23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地域。再加上近年来巴西经济不景气,包括教育、环保在内的诸多公共领域都大幅削减了预算,有法难依、执法不易成为困扰当地环保机构的一大难题。
地理学家 塔蒂亚娜: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亚马孙地区,巴西很多农场侵入了生态保护区,这个问题在亚马孙地区更难控制。因为这里地域广袤,但巡逻的人员很有限,而且他们缺少必要的技术装备来及时到达犯罪现场惩治罪犯,反而有些农场主会主动袭击执法人员。
目前,巴西政府已调动4万多人的军队,并紧急拨款3850万雷亚尔(约合6千7百万元人民币),集中力量抗击亚马孙雨林大火。
经济发展与环保的两难境地
所有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并由此陷入经济发展与环保的两难境地。把亚马孙雨林看成巨大宝藏的巴西人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困境。
在南美大陆流淌的亚马孙河被誉为“河流之王”,它孕育的亚马孙雨林,面积达550万平方公里,横跨南美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约60%位于巴西境内。巴西境内三分之一以上的国土面积被雨林覆盖。亚马孙雨林对全球生态、气候平衡以及生物多样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也是巴西吸引游客的一张王牌。
然而,巴西也是农业大国,它是全球第二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国、第一大大豆生产国、第四大玉米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和鸡肉出口国。农业和畜牧业发展需要大量土地。巴西政府一直努力在保护雨林与发展经济之间寻求平衡。2012年,由于巴西政府采取了有效保护措施,砍伐面积大幅下降。当年,巴西被誉为世界环保典范国家。
近年来,受到全球经济疲软影响,巴西经济低迷,失业率高企。巴西政府承诺“通过开发亚马孙雨林的经济潜力来振兴巴西经济”,鼓励农民在合法的前提下砍伐雨林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然而,为了经济利益,有一部分人铤而走险,违法烧荒、滥砍滥伐。
有数据显示,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亚马孙雨林消失6624平方公里,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又增加至7900平方公里。今年7月,亚马孙雨林缩减1345平方公里,创下单月新高。
巴西社会思考如何平衡环保与发展
在亚马孙雨林未来发展的问题上,巴西社会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围绕着如何利用亚马孙雨林,一些巴西人认为:只要不是非法砍伐,只要在可控的范围内,那么,“亚马孙开荒”就是为生活在森林地区的人们创造“经济活力”和收入,应该支持和保护。另一部分人则反对砍伐雨林,认为这样的做法并不明智,会引发生态危机,不利于子孙后代的长远发展。
巴西《当代报》近日采访了一些生活在亚马孙地区的民众,有人表示,为了子孙后代,必须对那些破坏雨林的违法行为进行打击。
也有巴西科学家对“地球之肺”受到严重伤害的说法表示质疑。巴西圣保罗大学物理学家阿特萨索认为,“地球之肺”是一个过时的概念,森林几乎消耗了它产生的所有氧气。面积广阔的亚马孙雨林对地球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确实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也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从而完全忽略周边人民的生存和发展。
持续燃烧的亚马孙大火不但使全球关注的目光聚焦到巴西,也使巴西国内各界就如何取得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进行了讨论和思考,这场讨论仍在持续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