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如 玥】鉴于德国新冠疫情数据连日反弹, 16日德国首都柏林宣布暂缓 “解封”。数据表明,德国已经在第三波疫情的起始阶段。“保持社交距离”是最简单有效的防疫措施之一,在德国各地,不仅公共场所有保持间距的警示线、标识和提示语,还出现不少提醒和鼓励人们保持社交距离的新奇创意。
近日,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团推出一个特别的舞蹈节目,多位男女舞者身着古典舞蹈服装,分别钻进透明的大气球,在舞台上呈现了《天鹅湖》《吉赛尔》《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著名芭蕾舞剧中的场景(如图①)。该舞蹈节目由艺术家弗洛里安·梅纳特策划,他表示,希望通过“气球中的舞者”来表现疫情对人们相处方式的影响,也反映了保持距离与亲密团结之间的关系。
慕尼黑市博物馆自去年4月开始收集新冠疫情主题藏品,旨在记录疫情对这座城市和全体市民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该馆展出的一顶“新冠草帽”格外引人注目,这顶有着巨大帽檐的草帽被纳入博物馆的时装、纺织品和戏服收藏展,直径达到1.5米,重约4公斤,使用的麦秸总长度约为2.5千米。“新冠草帽”出自制帽人妮基·玛卡特之手,在疫情背景下,她和助手花了100个小时手工完成了这件特殊作品,并亲自佩戴着它漫步在慕尼黑市区,告诉人们“保持社交距离”也可以很优雅。
波鸿市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新教大学在疫情期间停课,不同专业的学生们自发组织起来,在老城的天鹅广场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快闪”服装秀。他们用各式各样的材料自制了奇装异服,服饰向各个方向延伸出的距离至少有75厘米,也就保证了两人在见面时自动保持1.5米间距,生动直观地向路人做了一次疫情主题的公益宣传。
德累斯顿皇宫夏季音乐节是去年德国解封时获准举办的第一项大型文化节,在一个月时间里陆续举行了近百场次的钢琴之夜、公园音乐会、晨间瑜伽课等主题活动。活动主办方与当地卫生部门严阵以待, 以3万平方米的露天花园为场地,仅允许1000人同时在场。花园草坪上提前画出了大小不同的圆圈,分别适用于两人、三人或大家庭,圆圈之间留出了必要的距离。观众凭号码入场,全程需要在指定的圆圈中欣赏演出或参与活动。
为防控疫情,德国的超市收银台、酒店前台、公司接待处、办公室等都需要安装防护隔板。一家提供展会设计安装服务的企业推出了个性化的防护装置定制业务,在保证卫生安全的同时,增加了美观性和实用性,使办公环境更加温馨舒适。比如,在透明隔板上添加漂亮的彩色图案装饰,将防护隔板嵌入家具、汽车、墙壁,或与架子、镜子、照明灯等物品组合使用。
德国名城什未林的洛特咖啡馆与电视台合作,策划了一期疫情主题的节目。疫情期间顾客只能在室外区域就座,店主为顾客分发了特制的“帽子”,在帽顶上捆绑了游泳时用的泡沫浮条,戴上帽子后必须保持距离才能避免触碰到别人。
无独有偶,德国自行车俱乐部也利用游泳泡沫浮条,在埃森市举办了骑行实践活动。俱乐部会员们将一根浮条横向固定在各自的自行车货架上,从市区出发,进行15公里骑行。这项公益活动不仅是针对卫生安全方面的宣传,也提示了机动车在行驶时要注意与非机动车保持距离。
图②
知名快餐企业“汉堡王”的德国市场部在疫情期间推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营销方案。顾客在光顾部分门店时可以领取一份手工材料,回家自己动手制作一顶纸质的“巨型皇冠”。成品直径有1米多(如图②),虽然戴在头上出门很不方便,但是可以拍照分享至社交媒体,让更多的人了解用餐时保持社交距离的重要性。
在巴伐利亚州的丁克尔谢本蒙特梭利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们以中国古代的官帽为灵感,使用铁丝、硬纸板、水彩笔、订书钉等材料,自己动手制作了有两只“小翅膀”的简易头饰,避免在学校里和其他同学过于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