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诊断和耐药结核病治疗是我国结核病防控的两大难题
在近期举办的2021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上,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胸科医院结核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唐神结教授介绍,结核病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我国是全球30个结核病、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高负担国家之一。我国每年新报告肺结核患者约80万,发病率约在58/10万,结核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唐神结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结核病防控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和耐药结核病的治疗。
发现更多没有被诊断出的结核病人
唐神结介绍,近些年来,我国在结核病早期诊断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通过自主研发的诊断方法,结合国际上的新技术,大大提高了结核病的病原学检测阳性率。检出率从之前的不足30%提高到50%。未来还需要通过精准诊断或更好的方法,发现更多没有被诊断出的结核病人。
唐神结认为,要发现结核病人,提高全体公民对结核病的知晓率很关键,要加强公民健康教育,提高广大民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普及率,让民众主动去医院诊断和治疗。
同时,还需加强对广大医务人员的结核病知识普及,提高他们对结核病的认识程度。唐神结说,“现在,很多综合性医院没有设立感染科或结核科,但是却有不少未被发现的结核病人,他们在医院的病人中间来回穿梭,有可能把结核病传染给其他病人却没有人知道,这是很危险的。”因此,他认为提高综合性医院结核病的早期发现率非常重要,“要让综合性医院能够及时发现就诊病人中的结核病患者,及时将他们转送到专科医院进行治疗。”
此外,也应加强对结核病人的有效管理,监督他们规范用药。“如果结核病人不规范用药,吃吃停停,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还会形成耐药性。”唐神结说。
缩短治疗疗程可提高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依从性
唐神结告诉记者,我国是耐药大国,耐药发生率高达7%~8%,耐药结核病是我国结核病治疗最大的难点。因此,他认为需要开发研制针对耐药结核病治疗的新药物和更好的治疗方案,尽可能缩短疗程。
“目前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疗程至少需要两年,有的长达三年,如此之长的疗程,让结核病人很难坚持下去。”唐神结说。他认为通过药物组合来缩短结核病的治疗疗程非常必要,“缩短治疗疗程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的依从性,从而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唐神结介绍,目前国内外研发出的治疗方案已经可以将耐多药结核病的疗程缩短至9-12个月,从而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唐神结透露,敏感结核病的6-9个月疗程已经应用40余年了,他带领的团队正在研发为期4个半月疗程的治疗方案,初步结果已经出来,基本能达到与6-9个月疗程方案同等的治疗效果。
唐神结对解决两大难题抱有乐观态度:一方面可以通过分子诊断、基因诊断等先进的诊断方法来提高确诊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新药和新方案来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降低结核病的死亡率,为最终控制或消灭结核病打下良好基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