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5月27日电(陈静 王广兆 赵悦)“在既往的认知中,资深烟民被认为更容易得肺癌。但是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在中国人群中,不吸烟的女性肺癌发病率明显上升。”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胸部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首席专家陈海泉教授2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据了解,许多在体检中发现的早期肺癌,在影像检查报告中表现为“磨玻璃结节”。外科手术是治疗磨玻璃结节型肺癌的主要手段,“最佳干预时机”是什么时候?陈海泉认为,不要急于手术,患者应至少经过4-6个月的随访,良性磨玻璃结节通常会在随访期间消失。他指出,对持续存在的中央型磨玻璃结节,应密切随访;周围型结节的年轻患者则需综合考虑社会和心理学等因素决定是否手术。
据介绍,由陈海泉教授团队完成的相关研究项目率先开展基于社区早期肺癌低剂量螺旋CT筛查。筛查发现的肺癌患者中,不吸烟的女性患者占66%。另一项多中心研究纳入了来自中国6家医院的员工,筛查出的肺癌患者中,女性依然占比82.1%。陈海泉教授团队的研究表明,90%的不吸烟肺癌患者存在已知基因突变。
据悉,受哈佛大学布莱根妇女医院邀请,在相关学术活动中,作为“Schuster Distinguished Lecturer”,陈海泉教授向参会的专家学者分享了早期肺癌诊治的中国经验。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陈海泉教授团队的另一项研究证实,影像学表现为磨玻璃结节的肺腺癌是一种特殊的临床亚型。数据显示,这种肺腺癌患者没有淋巴结转移。陈海泉教授提出,对于10mm以下的肺磨玻璃结节应以观察随访为主,对于10mm以上的肺磨玻璃结节则应当分类而治。
陈海泉教授指出,这些研究表明,在临床实践中,需避免过度诊疗,要平衡患者的获益-风险后来考虑手术或随访计划。陈海泉教授直言,究竟什么时候才是肺结节的最佳干预时机,需要通过更多的研究,将经验转化为标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