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关注 > 健康 > 正文

三伏天里,5大危险、6个最怕、4项必知、7条养生法都在这里!

2019-07-24 11:37   美国新闻网   - 

已经入伏啦!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合称,是一年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湿气最重,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在这最容易生病的40天里,可谓暗藏“杀机”。入伏后开始冬病夏调,可以改善身体的许多隐疾,但同样,三伏天“暑邪”盛行,一不留神也容易落下病!

2019年三伏天时间表

 

2019年三伏天一共有40天,其中初、中、末伏时间表如下:

初伏:2019年7月12日—2019年7月21日

中伏:2019年7月22日—2019年8月10日

末伏:2019年8月11日—2019年8月20日

三伏天5大问题很危险

 

 

中医认为,夏季是阳气最盛的时候,而湿为阴邪,如果湿过于旺盛,会克制阳气,并使原本应该升发的阳气伏藏起来,因此,这段时间被称之为“伏天”。三伏天,大家要当心一下几种疾病的发生。

 

热射病
 

 

三伏天温度过高,太阳暴晒,很容易引发中暑,热射症属于重症中暑的一种,会使人出现昏迷、意识障碍,甚至死亡。

 

2
心脑血管病
 

每年最热的7~8月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高峰期。受夏季出汗多、血液黏稠度增高以及高温心烦等影响,夏季心脑血管病一旦发作,就多是心梗、脑卒中等急症,更需警惕。

 

血糖波动
 

 

很多糖友发现,天气越热,血糖会比原来低。这是因为高温闷热的天气,能量消耗较大,新陈代谢旺盛,而热量的消耗主要来自于体内的血糖。糖尿病的最大危害就是血糖忽高忽低,血糖波动最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

 

4
  胃肠病
 

 

三伏天因为天气炎热,冷饮成为很多人的“救星”,恰恰夏日里最受欢迎的冷饮是胃肠道疾病主要诱因,大量进食冷饮后,胃肠道血管因冷刺激而急剧收缩,血流量减少,造成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出现腹痛等。

 

腹泻
 

 

三伏天温度过高,食物容易腐烂变质,加上细菌活跃,很容易出现腹泻。对老人而言,夏季腹泻不是小病,尤其是本身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腹泻时人体处于脱水状态,血液浓缩,血黏度增高,很容易促使血栓形成,出现心绞痛、心肌梗塞、脑梗塞等。

 

三伏天,身体最怕6件事

 

 

在三伏时节,我们应知道一些禁忌,以下6件事千万不要做!

 

 

1

 

脚底最怕凉

 

无意中在群里看到大家在聊乘凉的小妙招。有人表示不喜欢吹空调,为了凉快,喜欢在晚上开窗睡觉。尤其喜欢将双脚朝向窗户的方向,让双脚沐浴在凉风中,那真是“凉快又惬意”。

 

但是,足底迎风睡对身体的危害!因为人的足底拥有许多重要的神经、穴位和经络,并且它对外界的刺激极敏感。熟睡时,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处于放松、自然的状态,而本身御寒功能就较差的双脚很容易就受到寒气、湿气的侵袭,这样就导致了经络系统处于紊乱的状态,身体的免疫功能就会下降,容易引起身体的一些病变,如导致伤风、频发感冒。

 

2

 

肠胃最怕冷

 

夏天吃冰西瓜、喝冰水、吃凉面很爽?但别再这么干了。三伏天,人的阳气浮于外,再加上现在的人少动、多吃、熬夜、压力大等造成肠胃功能弱。

 

三伏天吃了冷的东西,体内的内阳可能无法抵御食物的寒气,不仅会导致湿留体内,还有可能导致腹泻。尤其是平素脾胃虚弱、肾阳虚的人更要注意。

 

3

 

上身最怕露

 

肺俞五脏之表,胃俞十二经脉之长,最不可失寒热之节。我们上半身分布有众多的经脉,包括总督阴阳的督、任两脉。如果胸背受凉,风寒邪气容易侵入经络,从而引起肠胃、呼吸道以及心血管系统的疾患。女性在穿衣方面,尽量避免穿露脐装、低腰裤。

 

4

 

最怕出汗不换衣

 

三伏天,大家出很多汗后要及时更换衣衫,千万不要用身体将汗水浸湿的衣服烘干,否则不仅阳气受损,还会使湿气入里化热,形成湿热证,导致疮疡等皮肤病或风湿痹证。

 

5

 

洗浴最怕冷水

 

很多男性喜欢在夏天洗冷水澡!三伏天天气炎热,人的汗孔肌腠均处于开泄状态。

 

打个小比喻,把汗孔比作“门”,三伏天“门”敞开着,寒气、风邪、湿邪极易从“门”而入,侵袭人体,导致阳气暗损,可以见到的病症有手足发冷、小腿转筋、双目视物不清,甚至产生原因不明的热证。同时,即使是热水洗浴,亦要注意浴后避风,老人、儿童等体弱者尤其要注意。

 

6

 

空腹怕喝茶

 

你喜欢在夏季饮茶吗?大量饮茶,尤其是空腹时饮茶,极易导致人体阳气的耗损

 

如果又是喜欢食咸之人,咸味引茶入肾,消烁下焦肾阳,使人易于罹患手足疼痛之痹证,以及下元虚冷之腹泻、阳痿、痛经等病症。因此,建议大家三伏天饮茶,餐后2~3杯的量为宜,若有饥饿感应该停饮。

三伏天,4个必知事项

 

1
 
谨慎用空调

 

夏天用空调的时候,室内外温差一定要小于7℃,尤其是中老年人,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人来说,要注意室内外的温差。

 

医生提醒,不管是刚从炎热的外面进到空调房,还是从凉快的空调房出去,温度的骤然变化很容易导致血管的急剧收缩或扩张,血压波动,血循环障碍,易引发意外。

 

室内的相对湿度在45%~65%之间,是人体感觉比较舒适的湿度,湿度过大,霉菌和细菌等各种微生物容易侵扰我们的机体。

 

2
 
三伏天宜养心

 

养心为夏季保健的一大关键点。三伏天尤其要注意养好心脏。做到精神安静、喜怒平和,多做一些比较安静的事情,如绘画、书法、听音乐、下棋、种花、钓鱼等,以保持心情舒畅。

 

另外,夏季炎热时,皮肤、呼吸道中的水分蒸发较快,再加上体温的调节需要靠汗液的蒸发来散热,人体很容易缺水,不及时补充,血液粘稠,流速减慢,容易出现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因此,三伏天不要等到口干舌燥,平时就要多喝水,并养成睡前半小时和清晨起床后喝水的习惯。

 

 

3
 
三伏天宜祛湿

 

湿邪是三伏天最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那么,我们如何祛湿呢?湿气分为外湿和内湿:

 

●  外湿:气候潮湿、久居湿地、感受雾露、涉水淋雨等都是外湿产生的原因。

 

如何祛除外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主要的还是预防空调病,不要长期待在空调房中

 

●  内湿:过食辛辣、恣食生冷、嗜食肥甘厚味等都容易影响脾胃运化津液,凝聚成湿。

 

中医认为湿气乃中土之气,脾在五行中属土,同气相求,故湿邪易困阻脾,而且脾胃虚弱与湿留体内往往互为因果。所以夏季祛湿重在健脾阳

 

4
 
三伏天宜祛暑

 

三伏天在户外很容易中暑,我们该如何预防呢?体质较弱者,要避免在烈日下行走时间过长,并做好防晒,还可口服十滴水预防。在额头涂清凉油也可预防中暑。藿香正气散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是防治中暑的经典名药,可备在身上。

 

7条饮食养生法稳过40天

 

度过超长三伏天,除了做好避暑养生,可以从吃上下下功夫,以下供大家参考:

 

一杯豆蔻水:

祛暑湿

 

三伏天温度高、湿气重,解暑祛湿不可少。买点豆蔻煮水喝,发散郁热、祛湿的作用不错。将整粒豆蔻和冰糖一起熬汁,非常清香,口感甘甜,是一款清凉解暑,又不损伤脾胃的好饮品,三伏天里可以适当喝一些(血糖高的少放糖哦~)。

 

一碗三豆汤:

补营养

 

民间有说法,“夏季吃豆胜过吃肉”,有一定道理。夏天很多地方有暑湿,胃口不好,而大多数豆类都具有健脾祛湿的作用。三豆汤(赤小豆、绿豆和黑豆)就是先将豆子泡几个小时,然后用小火慢熬至三种豆煮烂,就做好了。

 

一壶玉米须水:

降三高

 

玉米须水除了清热解毒、利尿祛湿之外,还有助降血压、血脂、血糖等,尤其适合三高人群。煮玉米时连须洗净一起煮,煮到玉米熟,剩下的水就可以喝了。

 

一杯茶:

补点钾

 

三伏天给身体补足水分还不够,还得适当补点钾。持续高温时,大量出汗,会导致体内缺钾,倦怠无力,精力和体力下降,耐热能力降低,因此,膳食中适量补钾很重要。茶叶中富含钾,喝茶不仅能解渴,还能帮助消除疲劳。

 

一碗扁豆粥:

健脾胃

 

天热造成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用一点白扁豆煮粥吃,既丰富主食的内容,又能消暑健脾胃。白扁豆和薏米各50克,用水浸泡2~4小时,然后和50克绿豆混合,放入砂锅,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1小时,薏米和扁豆煮软烂,可放点糖或蜂蜜。

 

一碗绿豆汤:

消暑

 

要说伏天解暑汤,当然不能落下绿豆糖水了。绿色的皮能消暑,煮一锅水,时间不要长,煮个八分钟到十分钟就关火,加点冰糖,喝那碧绿澄清的汤,消暑效果最好了。

 

一份葱蒜菜:

杀菌

 

天气炎热,食物容易滋生细菌,是肠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吃些杀菌蔬菜或多或少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这主要是指葱蒜类,包括大蒜、洋葱、韭菜、大葱等。这类蔬菜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广谱杀菌素,生吃比熟吃的杀菌作用更强。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饮食清淡就是吃素?你真的该好好看看嘞!
下一篇:三伏天,这种病进入高发期,严重者可危及性命。急诊专家支招:这几款饮食方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