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综合讯】北京时间15日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接受大陆央视《新闻1+1》专访时表示,从北京新发地市场污染的表面和病人身体分离的病毒是完全一致的,最有可能是来自欧洲流行的主要毒株,来自于哪个国家还不确定,美国流行的也是主要以欧洲毒株为主。此外,中疾控当天证实,13日已完成相关病例样本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初步结论已上报并正在积极开展病毒溯源。
吴尊友。(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吴尊友:现在正在搜集更多数据,来确定究竟是物品还是人传播的
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吴尊友认为,此次北京新发地市场暴发的疫情,源头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通过污染的物品进入到北京,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经感染的人传播,特别是没有症状或者有轻微的症状,但自己没有意识到。现在正在搜集更多的数据,来确定究竟是物品还是人传播的。
吴尊友认为,发现病例、出现感染的时间最早应该在5月底前后。目前公布的病例诊断时间最早的是11日,发病时间报告到6月5日。因此认为,出现感染和暴露应该在5月底、6月初。他还表示,北京在近两个月没有出现病例的情况下,突然发现了疫情,最大的可能就是从境外、北京以外的地区,将病毒带到了北京。他说,研究人员在病人的身体里面分离出病毒,又在新发地市场物体的表面采样分离出病毒,从新发地污染的表面和病人身体分离的病毒是完全一致的。经过和中国流行的毒株以及世界各地的毒株进行比较,发现它最有可能是来自欧洲流行的主要毒株,但欧洲流行的主要毒株并不代表一定来自欧洲的国家,像美国流行的也是主要以欧洲毒株为主,所以来自于哪个国家还不确定。
吴尊友提到,今天北京市疫情发布会介绍,对几万人核酸筛查发现了50余例阳性检测样本,说明感染的人扩散的范围比较小,而且感染的病人都处在早期,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还没有出现临床症状,因此北京市的响应是及时的。目前北京市疫情是在早期及时发现,没有造成广泛传播,目前还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家庭聚集性传播,也没有观察到就诊交叉传播。
吴尊友认为,北京市目前的疫情还是局部的事件,范围非常有限,对于整个北京市来说,暂时没有必要对全北京市的响应级别进行调整,但可以对个别的区进行调整。在谈及北京市民是否都应该进行核酸检测时,吴尊友说,核酸检测是及时发现感染者,发现病人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没有必要在北京对全市人民进行大规模的筛查。对于这一次疫情的响应,我们应该做到“应检必检”,主要是感染者的,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或者到过新发地市场的人员,以及到医院就诊的这些病人。这些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就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感染者。
对于普通民众关心的食品安全性问题,吴尊友说,只要食品的产地没有发生疫情,那这些地方的食品都是安全的。对普通老百姓来说,现在市场供应大部分都是来自非疫区的,所以也没有必要过度担心。此外,在处理这些食品的时候要注意卫生,特别是生食熟食的器皿不能交叉混用,尽可能不要吃生食。
吴尊友认为,未来3天北京报告的病例数决定了这次疫情的走向,由于北京在11日出现疫情以后,12日13日很快就响应了,这些措施是及时的、有效的,对于那些已经感染的病人,如果要发病的话,应在明天、后天这两天,如果明天、后天报告数不大幅度增长,那也就是说这次疫情就基本稳定在这样一个规模了。
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从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图为丰台区一家超市内的三文鱼13日已下架。(图片来源:中新社)
中疾控:已完成相关病例样本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上报并积极溯源
据中国疾控中心15日晚公布的消息,当天,中疾控主任高福主持召开中心主任办公会扩大会议。会议通报,为支持北京市疫情防控技术需要,6月12日中心迅速新增启动病毒病所南区P3实验室,扩大检测能力,提高检测效率,24小时不间断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已完成样本检测1000余份。6月13日,完成相关病例样本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初步结论已上报并正在积极开展病毒溯源。
此前,中新社报道,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原首席研究员曾光14日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在已检测完毕的两例确诊病例的新冠病毒样本中,发现病毒不像国内本土病毒,初步判断是欧洲新冠病毒变种。但最终确定这次北京疫情的新冠病毒究竟是不是本土病毒,需要更多样本测试结果。
曾光认为,此次病毒来源有3种可能,一是来自中国国外;二是北京本土;三是中国国内其它地区。他着重强调了第一种可能。他认为,新冠病毒经由进口食品冷链运输的方式传输,在生物学上是存在的。冷链运输适合病毒生长。他认为这3种不同的假设还是需要进一步求证,首先等待更多样本检测的结果,其次,在北京以外的地区,尤其是对发现已有新冠病毒的同类、同一来源的进口产品也进行检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