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长沙5月23日电 题:海外华媒人回忆袁隆平:不愿相信您已离去
记者 邓霞 刘双双
“如果不报他如雷贯耳的大名,只看他的脸色和大手,他与一个农民伯伯相比是没有多大区别的。”回忆起第一次见到袁隆平的场景,现任墨尔本史宾威华人联谊会会长的陈贺义22日接受记者线上采访时如是说。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5月22日在长沙逝世。8年前,曾作为澳大利亚《大洋日报》记者参加由中国新闻社组织的“行走中国——2013年世界华文媒体高层湖南行”活动的陈贺义,有幸当面采访袁隆平,并以《大洋日报》的名义送给袁院士一幅自己手书的条幅:“让世界告别饥饿的伟人,华人因您而自豪”。
“袁老当时很客气,一直说‘谢谢你们,不敢当,字写得很好’,还把条幅放在胸前和我合影、握手。”陈贺义说,“往事仿如昨日。我当时感觉他的手好凉、好粗糙”。
更令陈贺义印象深刻的是袁隆平院士的平易近人和幽默诙谐。“袁老当时接受我们采访的开场白就是‘我今年才83岁,我是个80后’,瞬间台上台下就笑声一片,掌声连连。”他说,当时的袁老精神矍铄,穿着一件蓝白格的短袖衬衣尤显朝气。但可能是长期在田间日晒的原因,脸色呈古铜色,加上他粗糙的双手和瘦弱的身体,更让人感到,为了杂交水稻,他的付出实在太多了!
“袁老说话语速不快,动作有时像孩子一样天真可爱,语言却朴实直白又充满力量。”陈贺义记得,袁老当时说,自己是一个永不满足的“80后”,理想是让世界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他说提高产量对国家保证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作为老“80后”还要带着一些年轻人向着更高的亩产目标继续努力。
“我经历过吃不饱、挨饿的年代,所以我知道袁老解决了人类吃饭的问题是有多么的了不起。他是中国的名片、世界的英雄。”陈贺义说,海外许多的华侨华人都为袁隆平这张名片而感到自豪,在澳大利亚也有很多袁老的“粉丝”。“我采访袁老的稿子见报后,墨尔本的华人反应十分强烈,很多朋友还打电话表达羡慕之情。”
听闻袁隆平逝世的消息后,陈贺义久久不能平静,又把当初采访的稿件翻出来仔细阅读、回忆,“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让世界告别饥饿的伟人”。
同样是在这次采访活动中,瑞典《北欧时报》社长何儒与袁隆平有了一次终身难忘的对话。他从网上看到民众自发送别袁院士的视频后,含泪写下“智者不惑,大道为民,科学无限,温饱和平”十六字。
“当时我们来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采访,袁院士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朴素农民的形象,低调谦卑的学者风范,心怀天下大爱的伟人。”何儒说,那次采访中,袁隆平向他透露,自己曾收到诺贝尔委员会给他发来申报医学或生理学奖的邀请。
何儒至今记得,袁院士当时笑着说,没想到自己天天玩泥巴,也能被“诺贝尔”发现,真是科技无国界。遗憾的是,我忙于“下地干活”回绝了申请,以后再说吧。
“我们搞研究要与人类现实生活、和平友爱相结合,如果我们能为老百姓谋福祉,被众多科学家认可,就是我的愿望了,至于奖不奖,都是一纸烟云。”当时袁老的这段话,让何儒感受到一个科学家的大爱情怀。
当天,有关袁隆平的回忆与悼念弥漫全球华语社群。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记者杜蘅2015年曾受邀到湖南采访,与袁隆平面对面交流 ,听闻袁老离世的消息后不禁落泪,“虽然我们明白袁老91岁高龄了,但还是不愿相信”。
“当年采访时我们还看到了一些记录视频,袁老80多岁还会下到田间地头、去试验田做试验,其钻研奉献精神令人感动。”杜蘅记得,袁老当时说,不会以牺牲产量为代价来求优质,而是在高产的前提下求质,让老百姓不仅吃饱,还能吃好。“这些袁老都已经做到了,我们会永远感恩和铭记他,愿袁老一路走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