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营廉江大型原创歌调音乐剧《红橙奇缘》排练现场 “非遗+”本土文化 视听盛宴呼之欲出
演员们用心排练,力求完美演绎。本栏摄影:郭龙碧
伴随着《红橙故事传四方》音乐声响起,明快节奏声中,一群身穿黑色团服的演员们在排练大厅里旋转、跳跃、起舞。跟随着音乐节拍,演员们每一个舞蹈动作都力求传情达意。
这是近期在廉江市老干活动中心常见的一幕,几十位演员全神贯注紧张排练,张臂踢腿尽显刚劲、落落大方,一颦一笑展示出廉江人的敦厚质朴和深情豪迈。
红橙渐熟,“红橙之乡”廉江的人们今年迎来的不仅仅是果树下的丰收,还有一场全新的文化视听盛宴。大型原创歌调音乐剧《红橙奇缘》已进入排练尾期,演员们与幕后工作人员正紧锣密鼓打磨提升表演细节,力求呈现完美的演出效果。
创作这出大剧,是廉江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大胆尝试。《红橙奇缘》以红橙和精准扶贫工作为剧本主线,通过“非遗+特产+扶贫+传说故事”的形式,由64位演员分为传统戏和现代戏两部分穿插表演。现代戏展现廉江实施精准扶贫、发展生态旅游、实现乡村振兴的实干精神,传统戏则借神话传说赞美阿橙与三妹因橙结缘的纯真爱情,和他们献身红橙事业的坚定信念。这部廉江本土年度大剧,将在不久后正式登台亮相,为橙乡人献上一出精彩好戏。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李廷睿 通讯员 张思燕 廖伟英
排练 64位演员精诚合作
“钟同学,你不要走过来,要跑上来。全同学,你的动作没问题,关键是一直在晃,要改。”一个小段排练结束,沈朝政现场调整演员们的动作、状态。他是主演之一,也是广东文理职业学院表演系教师。对一些群唱演员,沈朝政分享起自己的表演经验:“注意要学会‘抢戏’。放大自己的表演,表情尽量夸张。”
64位演员都是第一次接触到音乐剧。廉江市委宣传部文艺室主任黎明介绍,《红橙奇缘》分为传统戏和现代戏两个表演部分,其中传统戏部分有26位演员,现代戏部分有38位演员。
排练结束后,在舞台席地而坐的演员们安静聆听指导老师的点评。“整个舞台是一场戏,大家互相之间都有联系。你衬托着他,他的背景里有你。”老师叮嘱演员们酝酿好自己的情绪,明白自己的角色,力求表情到位。
“演员们没有那么专业演出音乐剧的底子,但是都非常积极、刻苦。”黎明几乎每次排练都到现场观摩,她看到演员们的各种不容易。一遍遍练习,一次次纠正,磨合近两个月下来,黎明看到了演员们的巨大进步。
王婷是廉江中学的音乐老师,在剧中分饰多角,扮演红橙姑娘、抗台风村民、游客等6个角色。为了演好这些角色,她专门去观看了很多音乐剧视频,真听真看真感受,从生活中感受每个角色的情绪。“频繁换角色变形象,是一种挑战。”王婷说,这样的挑战让她感到充实。
“我们经过声乐、舞蹈、朗诵等层层的筛选才能来到这里。对我来说,排练以来最大的进步是声乐技能的提高。”缪京是群唱演员,目前在广东文理职业学院读大二。在他看来,个人技能提升比较好处理,现在困扰自己的主要是表演时与其他演员之间的配合不够默契。“大家来自不同的学校、单位,彼此不熟悉,也都没有演音乐剧的经验,要经过长时间的磨合才能配合好。”缪京说,自己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有信心克服团队配合难题。
除了学生、教师,《红橙奇缘》的演员表上还有一部分来自廉江市剑清粤剧团的演员。他们承担了传统戏部分的主要演出任务。这个4年前由粤剧表演艺术家陈剑清牵头成立的粤剧团,成员规模如今已达到60多人,活跃在广东、广西,每年能接到300多场演出邀请。在陈剑清看来,能带团队成员参与这部音乐剧的演出,既是对粤剧团能力的一次综合考验,也是传承弘扬廉江本土文化的职责所在。
探索 “文化+特产”打造新名片
创作歌调音乐剧《红橙奇缘》,是廉江市保护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歌”的一次大胆尝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瑰宝,要保护它、传承它,光靠民间不够,还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解决了生存问题,要想走得更远,那就必须向市场化去探索。”廉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关维荣道出了非遗生存和发展的关系。在他看来,政府用扶持项目的方式,尝试为这些民间文化赋予载体,进而推向市场,或许才是长远之举。
歌是用廉江方言“话”演唱的山歌,至今有500多年历史,盛行了270多年。歌歌词为四句,每句七字,一、二、四句押平水韵(可重韵),民间还保留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民间流传的民歌歌词讲平仄格律的痕迹明显,与七绝、竹枝词类似。其音乐特色是音调高亢绵长,平稳流畅,起伏不大;典型的民族调式,五声音阶,音区较高,音域较窄;级进较多跳进较少;节奏自由,混合节拍情况较多。
乘改革开放的春风,1982年后,对词、曲造诣较深的作者吸收歌原有的腔调和韵味,进行大胆创新,演绎成载歌载舞式的表演唱。近年廉江本土代表作有《王母寻宝下廉江》《运河情思》等,参加省市比赛均摘得奖项。
廉江红橙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廉江的名片之一。《红橙奇缘》正是以红橙为核心而打造的一个故事,讲述廉江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包括廉江青年运河,鹤地水库,培育红橙、宣传红橙的故事。
“作为一种文化坐标,代表廉江地域的文化,我觉得每座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音乐剧,把当地的特色文化通过音乐剧的形式向大众展现出来。《红橙奇缘》部分台词保留话,很多歌曲也以话来呈现,我觉得挺好,歌是廉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传承和发展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在廉江生活一年半的沈朝政感言,《红橙奇缘》搬到大舞台,既是对非遗保护的探索,也是廉江城市发展的需要。
《红橙奇缘》在创作之初,就邀请到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专职副主席、国家一级作曲家金旭庚,国家一级演员林波,国家一级编导梁群等“大咖”参与。演员以廉江市剑清粤剧团为主要班底,并在全市教育系统吸纳优秀音乐人才成立廉江市歌艺术团,于今年10月15日开始排演。
历经多次研讨、修改,《红橙奇缘》创作组敲定以红橙和精准扶贫工作为剧本主线。歌调音乐剧包含传统戏和现代戏两部分,两部分内容最大的不同是表现形式。现代部分是现实主义的舞台表演,传统部分的传说故事通过现代人去口述,以歌的舞台形式展演。现代古代两部分之间不是穿越、不是倒叙,而是穿插与结合。
现代戏部分的故事,主要角色是驻村扶贫干部龙桔和村干部李橙,以红橙为线展现廉江实施精准扶贫、发展生态旅游、实现乡村振兴的实干精神。传统戏部分则融入廉江的神话故事,赞美阿橙与三妹因橙结缘的纯真爱情、献身红橙事业的坚定信念,为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两条线相互映衬,声情并茂。
共赢 扬文化练队伍育市场
作为一部主旋律作品,《红橙奇缘》多形态、立体式地展现廉江新时代广大农民、农村的新面貌、农业的新发展。其中,以群像的描绘让观众感受到橙乡大地干部群体的力量,让“英雄”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更加立体和鲜明,也更有分量。通过现代舞传递出语言无法抵达的情感境界,既保留本土特色,又让人感受到创新的生命力,令人耳目一新。
快递哥、种橙姑娘、全媒体记者、抗台风的村民、坐上旅游大巴来廉江摘橙……《红橙奇缘》这部音乐剧的内容丰富有趣,贴近生活。“我们把廉江发展历程和红橙旅游文化融合在音乐剧里,相信会给观众呈现出一种新的观感。”黎明介绍,《红橙奇缘》音乐剧共有五幕,演出时长约110分钟。
“创作这部剧,其实是一件四方共赢的事情。”关维荣分析,这部剧既能传承弘扬廉江的歌文化,又能宣传廉江的红橙产业和红橙文化,还能以这两种极具廉江特色的文化为载体反映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成果,最后还能为歌传承培养一批人才。“我们不但要培养传承人,还要培养观众。只有这样才能培育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它们的路也才能走得更宽。”关维荣说。
廉江一中副校长李冰是《红橙奇缘》的主演之一,参加排练近两个月,她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学到了很多新奇的东西。“音乐剧含有台词、演唱、舞蹈等诸多内容,对我们来讲是全新的领域,给予我们重新学习表演的机会,每天排练完自己的那场戏之后,大家谁也不休息,都是各自找一个角落反复琢磨、练习,演出热情都很高。”李冰坦言,可以跟着这些国家一级导演一起排练,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升大有裨益。
虽然是第一次演音乐剧,不过李冰还是很有底气的,她相信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就能塑造好这个角色。“观众肯定会喜欢的,这是一部大众化的剧目,音乐剧形式新颖吸引人,是对廉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歌的传承和发展。”对《红橙奇缘》达到的预期演出效果,李冰信心满满。
幕后 找演员搭班子从零学起
《红橙奇缘》故事大纲和演出方式确定后,进入排练阶段,导演林波发现,真正的挑战才刚开始——廉江本土缺乏专业的文艺团体。
虽然有廉江市剑清粤剧团作为基础支撑,但粤剧团承担着政府“送戏下乡”任务,团队成员还要照顾各自的家庭。幸好在陈剑清等几位骨干发动下,参演人员坚持抽出时间前来参加排练,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唱腔和演技(台步)。
大部分学员并非科班出身,先是单纯地背台词,然后请导演现场指导动作身法,再到融入群戏角色。“每一句唱腔,都经过精雕细琢,一段戏或一句念白跟老师学习后,再练习三到五天。一个身段动作反复操练一二十次,做到让自己满意、导演满意、拍档满意为止。”陈剑清不断鼓励团队成员深入钻研角色,理解剧中人物的感情,以最好的表现来演绎。
白天排练音乐剧,晚上还要到各乡镇、村庄去表演粤剧,一个多月下来,一些演员的嗓子都唱到失声了。“很多不会讲话的成员,每天都在很认真地练习对戏,只要留个心眼,你总会在排戏现场看到会讲话的成员不厌其烦地教不会讲的,场面很让人感动。”林波觉得,剑清粤剧团的演员们实在太辛苦了。
光有粤剧团成员的支撑还不够。廉江市委宣传部协调各学校,筛选出一批有音乐舞蹈表演功底的教师、学生,也加入到《红橙奇缘》的演出中,他们尽力协调好工作、家庭和排练的时间。
“每天的排练任务很重,经常早中晚两班倒甚至三班倒。下午排练完,中间就一小时晚饭时间,之后又继续排练。”黎明说,来自廉江一中的老师肖瑾和妻子是教师双职工,且都是外省人,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只能靠两人自己带。有时肖瑾的妻子要上晚修课,他只能把孩子带来排练场。
“这样的演员还有很多,他们除了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顾好家庭,为了排练功课不落下,每天的时间都被排得满满的。”黎明说,经过主创人员、编导、声导等细心指导,这些不是科班出身的表演者,一步一步向专业水平线靠近。
林波对所有演员的表现都非常满意。“这部剧以歌对唱的艺术形式来表演,朗朗上口,清新易懂,又意味深长;承传了歌艺术,地方特色浓郁,有力地弘扬了廉江客家本土文化,传递了正能量。”林波认为,作为廉江第一部现代水准的大型舞台剧,《红橙奇缘》色彩非常丰富,将为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献上一出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