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青田:打响稻鱼共生系统金名片 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倡议:坚持保护优先,注重适度利用,做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者,让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9月23日上午,在浙江青田方山乡龙现村举行的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5周年系列活动上,青田县对外发出保护和发展农业文化遗产倡议。
活动现场精心设计了割稻谷、捕捉田鱼,农事体验等环节,充满互动性、趣味性、体验感。歌舞、杂技、非遗、朗诵等丰富多彩的节目,讲述着青田乡村振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故事。
在23日下午举行的《问稻·田鱼会》农遗培训会上,来自全省各地12个农业文化遗产的农业农村部门、乡村街道干部共同学习分享稻鱼共生系统的保护与开发经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教授进行专题演讲。
22日-23日在青田华侨广场,一场集展示、演艺、体验、消费于一体富有乡土气息的“地摊嘉年华”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游玩、消费。据了解,这是中国首个“农业文化遗产”音乐市集,汇集浙江全省各地的农业文化遗产和非遗文化展示,市民可以在吃喝玩乐中,感知传统农业文化遗产。
与以往相比,今年的活动更加突出稻鱼文化和农遗元素,着力打响稻鱼共生系统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张金名片,助力乡村振兴。
青田是“华侨之乡、石雕之乡、名人之乡”,也是“稻鱼之乡、杨梅之乡、油茶之乡”。青田稻田养鱼已有1300多年历史,“稻鱼共生”系统于2005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全球第一批。
15年来,青田县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积极推广“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创新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种植标准、统一加工、统一品牌形象的稻鱼米“五统一”标准,走出了一条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实现的新路子。
目前全县“稻鱼共生”系统总种植面积达5万亩,“青田稻鱼米”连续三年获得省农博会“浙江好稻米”金奖,2020年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更为可喜的是,稻鱼米价格从原来的每斤2-3元提高到每斤10多元,仅稻鱼米一项农民亩均就增收近千元,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有力支撑。
“举办本次活动,目的是为了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通过一系列特色活动,进一步弘扬悠久厚重的稻鱼文化,传递重农崇农的价值取向,展示‘三农’工作的特色成果。”青田县委书记、县长周和平表示,我们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坚定不移创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大力传承弘扬稻鱼共生文化,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青田之窗”,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邱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