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图(图源:费加罗报)
梅毒是一种古老的性传播疾病,在全球已有五百多年的流行历史。无论是梅毒,亦或是其别名花柳,均是具有诗意的名字,但病不如其名,并不美好。
最新报告显示,梅毒在欧洲死灰复燃,欧洲国家自2000年以来报告的梅毒病例达到监控以来的最高记录,首次超过了艾滋病感染病例。
据法国《费加罗报》17日报道,梅毒曾在20世纪中叶夺去欧洲数十万人的生命,但它的影响远未消失,且有卷土重来之势。欧洲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对30个国家梅毒感染情况进行研究,最近发布报告显示,2007年至2010年,梅毒在欧洲的发病率略有下降,但近年又大幅上升,2017年病例数据上升70%,达到3.3万例。自2000年初以来,欧洲国家报告的梅毒病例首次超过了艾滋病毒感染病例。
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7年间,法国的梅毒病例增加了两倍,2017年达到1748例。此外,病例增长最迅猛的几个欧洲国家包括冰岛、爱尔兰、英国、德国等。相比之下,爱沙尼亚和罗马尼亚的病例则下降了50%甚至更多。总体来看,女性感染病例不断下降。
据环球网援引“今日俄罗斯”(RT)16日报道,冰岛人对性行为安全的疏忽以及许多外国人前往该国旅游导致该国梅毒感染率在欧洲位居第一。衣原体感染率也较高,可能是欧洲最高。
▲罪魁祸首:梅毒螺旋体之躯(图源:虎嗅)
梅毒,在欧洲也被称为“那不勒斯病”、“法国病”或“大水痘病”,主要传播渠道包括性传播及母婴传播等,病毒可能对皮肤和粘膜造成损害。相比HIV,梅毒具有更高的传染性,单次无保护性行为感染可能高达15%~20%,即便是使用安全套,若是皮肤粘膜存在细微破损,暴露与含苍白螺旋体的体液,依旧有梅毒感染的可能。
现在,青霉素依然是治疗梅毒的最有效的药物。梅毒病发早期,通过注射青霉素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抑制。若不及时使用青霉素或其它抗生素进行治疗,可能带来大脑、神经、心脏、眼睛等器官的并发症,造成精神失常,三期梅毒有死亡风险。法国卫生当局建议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并在公众中开展宣传提高对疾病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