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关注 > 华媒 > 正文

5万感染者,每天200吨,武汉的医疗垃圾都去哪儿了?

2020-03-15 18:32  华人瞰世界   - 

1月27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出通知,在省内征集医疗废物运输车辆。
 
 
2月14日,上海双木散热器制造公司董事长朱林群,收到了来自湖北十堰市郧阳区人民政府的求助函。
 
2月16日,南京市环保局收到了武汉市环保局的求援。
 
所有人的求助,只因为同一个原因:医疗垃圾爆仓了。
 
全国4.26万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病人也一下子多了数倍,最难解决的除了吃住防护,还有医疗垃圾。
 
火神山、雷神山、还有16家方舱医院,医务人员用完的防护服、口罩、鞋套,病人的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呕吐物...统统都要处理
 
2019年,武汉市平均每天产生的医疗垃圾还是44吨。
 
如今,这个数字已经暴涨到了200吨。
 
 
更重要的是,这些医疗垃圾不同于以往的任何垃圾,因为它们极有可能含有新冠病毒。
 
也就是说,如果处置不当,很有可能会危及生命。
 
在这个人人对医院敬而远之的时刻,到湖北省的各个医院收集处理医疗垃圾,可以说,这几乎是除了医务人员外,整个湖北省最危险的工作。
 

又有谁愿意做呢?
 
 
 
01
 
 
经过一夜的纠结,第二天马洪全还是打通了那个电话。
 
电话是打向武汉同济医院的,2月9日,同济医院的光谷院区刚刚改造完成,将开始收治新冠肺炎病人。
 
27岁的马洪全决定,作为志愿者前往那里,负责病房消毒和医疗垃圾处理等工作。
 
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
 
在决定去医院做志愿者之前,马洪全的工作经验只是销售。
 
他是在武汉工作的外地人,因为疫情没能回家。
 
去医院之前,他在隔离点做过保安,还去火神山医院做过小工。
 
2月9日,他在微信群里看到消息,同济医院光谷医院急需志愿者,负责病房消毒和医疗垃圾处理。
 
他不是立刻就决定报名的,思来想去,他觉得自己还年轻,他不想做一个旁观者,即便感染了,自己也能接受。
 
第二天,他就报了名。
 
 
住进志愿者宿舍后,接受了一天培训,在这之前,他并没有类似的工作经验。
 
他还收到一份工作流程图表:从每天早上7点进入清洁区换上防护服、到11:30脱掉防护服再次退出清洁区,这中间的4个多小时,分别要需要把污染区的垃圾打包好送到电梯厅、清理病房卫生并消毒、清理污染区医疗垃圾暂存区等工作。
 
到了下午,上面的这些工作还要再次重复一遍。
 
看起来,工作内容很简单,但病毒随时都可能会传播。
 
防护和消毒格外重要。
 
全身防护和消毒、两层头套、两层手套鞋套、防护面屏,这些全部要在清洁区完成,每个环节之间要不断用酒精消毒。
 
之后才能依次进入缓冲间、半污染区,污染区。
 
半污染区是医护人员脱下防护服离开的地方,他需要收好这里的医疗垃圾。
 
污染区则是病房,用消毒液把20多个拖把头和50多个消毒小方巾浸泡后,按照每个房间一个拖把头和每张病床一块消毒方巾的配置对病房进行全面消毒。
 
拖把头和消毒方巾坚决不能混用。
 
碰到还没来及走到卫生间就呕吐和排泄的病人,他必须用消毒方巾快速盖住呕吐物或排泄物,向方巾消毒,十分钟后,再戴一层手套,把地上的东西清理干净,密封包装,放在固定的位置。
 
这也是一个很危险的过程,这些东西都可能对他们造成感染。
 
如果一切顺利,他可以在一个半小时做完自己负责的18个病房的消毒,除非遇到上面的这种情况。
 
但即便一切顺利,由于清洁和消毒的要求很高,工作量也很大。
 
防护服里的衣服很快就湿透了,稍微停下来人就会打冷颤;用力过猛防护服可能被弄破,口罩也可能脱落,所以只能加速,在尽量短的时间里完成工作。
 
 
这样的工作,还要承受心理上的压力。
 
早上还负责的病床病人,下午可能就不在了。
 
离开的人所有的随身物品都要当成医疗垃圾处理掉,甚至银行卡身份证,家属也只能拍照;如果碰见有病人情绪很低落,很可能是他们家里有人离开了。
 
马洪全说,在病房里待久了会很难受。
 
但被需要的感觉,会让他觉得,自己的这份工作很有意义,尽管有时候只是帮病人调了一个电视频道。
 
看到有病人出院时,他会更加开心。
 
家人不知道他具体在做什么工作,他只告诉他们自己在做志愿者。
 
接受医院安排的核酸监测呈阴性后,他心里轻松了一点,他说只要身体允许,他会战斗到疫情结束的那一天。
 
他觉得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大家只有自救,才能有人得救,“每个武汉人都在努力,默默无闻努力的人太多了,我做的微不足道。”
 
02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工作,原本也拿着很低的工资。
 
满彩美原本只是武汉市江汉区的一名环卫工人,大年初一的早上去上班,得知医院急需清洁人员,单位号召员工自愿参加。
 
35岁的她觉得自己还很年轻,报了名。
 
当然会害怕,但满彩美觉得这个事情总要有人站出来做。
 
接受完培训后,她和同事们被派到了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在他们到的那一天,医院的垃圾已经放了三四天来不及处理。
 
 
对她来说,来到这里工作最大的变化就是强度增加以及需要穿上防护服。
 
在她的印象里,刚来医院时,物资确实紧张。如果中途上一次厕所,就要换一身新的防护服。为了节省,她起床后就控制饮水,尽量做到在一个工作周期内不上厕所。
 
工作强度明显提升了。
 
一些自动化设备不能上,就全部要靠人力解决,工作时她身上经常都是湿的。
 
她面对的都是隔离病房,里面住的都是已经确诊的病人,心里有压力的时候,她就鼓励自己朝好的方向想,清理垃圾,扫地拖地,按步骤一步步把工作完成。
 
工作七天后,她本来要隔离14天,但只到了第三天,就接到通知去了方舱医院。
 
有人已经60岁了,也报了名,和儿女大吵一架,觉得自己是党员,“关键时刻起码要起到带头作用。”
 
 
有人因为没有办法满足病人的一些需求,还被病人骂过,但他们没有一个人退出。
 
更多像他们这样的人,我们甚至连他们的名字都不会知道。
 
垃圾清理后,还需要有人运走并清理,这样才能保证医院的正常运作。
 
同济中法法新城医院本来有三百多人的后勤团队,但在疫情中成为定点医院后,只有不到一百人愿意回来继续工作。
 
院区的医疗垃圾产生量是以往的近10倍之多,回来的人很多原本只负责打杂工作,因为人手不足,他们也不得不转岗去处理这些废弃物。
 
 
平日里处理这些废弃物,打包放进垃圾桶后需要盖上盖子,但现在量太大,不仅盖子盖不上,为了能塞进到垃圾桶,垃圾袋受挤压还会突然炸开,这对他们来说极其危险。
 
但一位负责处理这些垃圾的周师傅说他们必须不惜代价,“为了尽快收完垃圾,确保院区所有人的安全,我们只能不惜一切代价了。”
 
院区的医疗垃圾原本堆放在地下室的暂存间,但不能及时处理,过多堆积还会造成安全隐患,院方在医院停车场一角划了一个露天暂存处。
 
楼内的保洁员把医疗垃圾集中放在指定的黄色垃圾桶里后,周师傅他们负责再把这些桶运到这里。
 
24小时不停地对集中在这里的垃圾消毒、从早上六点到下午五点不停运转黄色垃圾桶、夜里安排专人值班只要接到内科室电话就会赶过去把垃圾桶运出来、保证24小时有人在岗。
 
周师傅说他们不拼命不行,“这是人命关天的事。”
 
 
全国各地的专业医疗废物处置队也在赶往这里。
 
2月16日,接到武汉市环保局的求援后,南京市环保局就组织了一支两辆车、四个人和380个医疗废物专用周转桶的队伍赶往了武汉。
 
到武汉后他们立马投入工作,医院堆积的医疗垃圾需要他们再运走,进行集中处理。
 
早上七点开工,晚上七点收工,整整十二个小时,一辆车上的两个人一天要搬运184桶感染性医疗废物。
 
湖北襄阳的一支团队大年初五就赶到了武汉,团队的一位成员说,一开始虽然害怕,但在专业的操作流程和专业的防护之下,害怕的情绪会慢慢消失。
 
刚去时,他们在武汉各大医院之间穿梭,工作十四个小时以上。
 
 
 
03
 
更多的企业也在行动。
 
2月5日,武汉市政府和中国节能共同决定,要在武汉建一家日处理量达到30吨的医疗废物应急处理中心。
 
任务紧急,需要在15天内完成。
 
提供全套设备和技术的任务交给了重庆智得热工工业有限公司。
 
这是一家有着25年历史的公司,也是国内医疗废物高温蒸汽处理成套设备的龙头企业,但即便如此,负责采购的龚萍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还是觉得那个任务很棘手。
 
 
 
那时疫情正处于非常严重的时刻,全国各地工厂停工、运输也很困难,材料的采购和配套加工就成了大问题。
 
他们向市政府求助,得到了积极回应,几天的时间里,就找齐了上前线需要的上千个品种材料和零部件。
 
13日,二十多名技术骨干由龚伟带队前往武汉进行项目建设。
 
等他们赶到的时候,工地上还是一片泥泞,龚伟急得跺脚。大批设备已经运到了武汉,场地如果不能早点建设成功,设备就无法投入使用。
 
为了医疗废物能及时处理,他们和时间赛跑,通宵达旦,和中国节能负责人密切配合,创造条件,经过14天的努力,处理中心提前一天建成。
 
从一块泥泞地到建成投产,14天的时间可能是世界医疗废物集中处理中心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这里每天可以处理30吨医疗废物,极大缓解了武汉市医疗废物处理的压力。
 
 
建成后,龚伟以董事长和项目突击队队长的身份,给每个参与的人写了感谢信,他知道,没有他们,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整的任务。
 
正常情况下,一个30吨的处理中心,建设周期需要10个月。“这些天来有太多的感动、有太多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对我们不计回报的支持。”
 
2月14日,上海双木散热器制造公司董事长朱林群收到了求助函。
 
这是由湖北十堰市郧阳区人民政府发来的,他们希望朱林群的公司能够参与十堰郧阳区人民医院医废应急处置中心的建设,用来处理医院的生活垃圾。
 
收到函之后,公司立马成立小组,组织线上会议。两名设计师熬了一个通宵,完成了产品设计。
 
十堰市需要的是小型高温热解气化装备,使用时最高温度可以达到850℃,对材料要求极高。
 
但很多供应商还没有复工,已复工的也没有这种材料。
 
 
公司分头采购,最终从北京、江苏等地获得了原材料。开始生产时因为公司还没有完全复工,人手不够,但当员工们知道这是抗疫的设备后,他们一起克服困难,加班加点完成了生产。
 
2月26日,新设备提前两天亮相,即刻被运往湖北十堰。
 
孝感市也遇到了同样的难题,作为除武汉外湖北感染人数最多的地区,医疗废弃物处理设备也成了他们急需的东西。
 
广州市晶科电器有限公司得知这一情况后,开始了行动。
 
向政府审批复工、召集十几个员工回到生产线、改造自己的设备,完成新型热能垃圾处理机由处理机主机、送料系统和废气处理系统等生产。
 
这些设备组合在一起运作时,内部的温度可以达到1500摄氏度,可以有效杀死所有病毒,还能做到垃圾的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
 
机器是生产出来了,但这个26吨重的庞然大物怎样运往孝感,也是个大问题。晶科联系了企业所在街道的办事处,顺利对接上运送支援疫区防疫物资的车辆,协调沿途路况保障。
 
 
2月19日下午,设备终于从广州出发,驶向湖北孝感,这是晶科生产并捐赠孝感的第二台垃圾处理机。这台设备每天处理医疗废弃物可以达到4吨,可以满足孝感市全市的医疗废弃物处理需求。
 
 
 
尾声
 
 
疫情暴发后,武汉北湖云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用48个小时的时间,把工厂改造成了医疗废弃物处理厂。
 
那些运过来的垃圾,焚烧时要一桶一桶倒进机器里,只能人工用手倒进去。
 
当央视记者前去采访的时候,一名工人正在机器前工作。
 
他说他们已经工作了一个多月,每天处置400桶医疗垃圾,当记者问,你知道它有多危险吗,他说:“危险,怎么办呢,总要有人干,我们自己不做,这个怎么办呢。”
 
 
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我们很难看清楚他长什么样子,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疫情中,这样的志愿者、工作人员与企业太多太多。
 
他们注定不会受到更多的曝光,但他们所处的环境,却无比危险;他们做的工作,也无比重要。
 
在这场和新冠病毒的战斗中,他们是镜头之外的那一批人,但也正是他们的付出与努力,让武汉市的医疗垃圾处置能力不断提升。
 
这保证了各大医院的正常运转,为医护人员和病人们提供了更好的环境,使得他们避免遭受二次污染。
 
“应该做的,必须做的” 、“做一点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现在算是理解这句话了。
 
面对镜头,他们也不会有更多的表述,但这样简短的话,从他们嘴里说出来,却充满了力量。
 
面对这场持久的疫情,正是有无数像他们这样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的人,我们才有底气、有理由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我们也应该记得,那些平凡又勇敢的人们。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全球人口密度最大、最易被传染的香港,是如何控制住疫情的?
下一篇:守着亲人尸体没人收尸,医生要决定让谁先死...意大利成了令人心碎的痛苦炼狱...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