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1815年,马六甲发行的中文杂志《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海外华文媒体的开端。
遍布五大洲的海外华文媒体,百余年来都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助推器、放大器、联结器,无论是数量、种类、还是发行区域均居全球移民媒体之首。在移动互联网与全球化时代的人类社会,海外华文新媒体的崛起更是成为全球性的独特文化景观。
梳理从2015年至今海外华文媒体的发展,发现新媒体传播呈现百花齐放的格局。海外华媒除了广泛使用互联网外,还入驻脸书、企鹅号,利用抖音,开发APP。而微信的全球传播,也是海外华文新媒体传播的重要形式。不仅在欧美国家,在南美洲国家苏里南、非洲岛国毛里求斯、大洋洲岛国斐济等都有华媒的微信公号。
华人华侨虽然与家乡相隔千山万水,但只要有手机,就可以通过海外华文社交媒体实时了解家乡、当地社会以及接受各种服务。海外华文电子文化族群特点鲜明,在当前全球媒体文化中可谓独树一帜。
为什么有海外华文新媒体的当前繁荣?
一是来自于当代海外华人社区的巨大动力。海外华人社区结构年轻化,现在海外有不少年轻、高素质的华人,他们不仅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而且本身就是“互联网原住民”,天然成了华文新媒体传播的传播者和忠实受众,从而成为海外华文新媒体传播的根本保证。另外是海外华文社区政治经济实力的增强。不少海外华人事业有成,解决温饱,可以进行各种媒体消费,如订阅华文媒体电子频道等。海外有不少华人企业家,也成为华媒的广告客户。这些都成为海外华文新媒体的强大经济资源。
二是来自于中国在政治、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强大支撑。国运兴,则侨运兴。从宏观层面来说,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日益增强,广大华侨华人在海外整体地位也随之不断提升、族群意识日益觉醒,海外华文媒体更加自觉和重视维护和促进推动华人参政议政、维护侨胞合法权益,影响力和引导力进一步增强。从微观层面来说,微信、抖音等媒体平台的海外传播,折射的是中国强大的技术与创新对海外华媒的支撑。
三是来自于海外当地国的支持。因为中国和海外华人社区的强大,海外当地社会也希望从华文传媒分享利益。例如,西方各国各种大选,需要得到当地华人的支持,政党通常会在海外华媒投放各种广告。当地企业也需要吸引华人消费者,会主动利用华文新媒体工具等,这些总体上都给海外华媒创造了稳定的发展大环境。
概括而言,以上这三方面因素,即海外华人兴衰、中国影响、当地国政策,可归纳为海外华文媒体“生存大三角”。事实上,从1815年马六甲发行中文杂志《察世俗每日统计传》以来,海外华文媒体的发展历程基本都经历了“萌芽”“低潮”“新生”“低调”“发展”“繁荣”阶段,而每一个阶段都可以用“生存大三角”加以解释。
例如,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自《星岛日报》社1973、1982年分别在多伦多、悉尼等地开设海外版后,海外华文传媒开始复苏、发展,报刊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从北美、欧洲到大洋洲的主要城市。20世纪90年代,海外华文电子媒体也横空出世。从粤语到普通话电台,异国上空终于飘荡起熟悉的乡音。后来海外华人电视也逐步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落地生根,媒体市场由单一的报纸杂志,变成报刊广播电视并驾齐驱。进入21世纪后,海外华媒网络化,不少报纸广播电视开设了网络版,更有许多华文网站、BBS社区等,互联网让海外华媒长出了翅膀,飞到世界各地。
从媒介生态学分析,这阶段海外华媒的发展主要还是“生存大三角”决定。首先是海外华人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崛起。先是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拥有学历、技术、资金的港台移民,然后是数量众多的大陆移民,共同形成了大型受众市场,给海外华媒广阔的天地。其次是中国在人才、资金、技术上的支持,直接推进了海外华媒的发展。最后是因为美加澳新等西方国家实行的多元文化政策,客观上给了海外华媒良好的环境。
以史知今,从海外华文媒体“生存大三角”,可以看到当前海外华文新媒体的繁荣的坚实历史基础与必然逻辑。然而,适合万物生长的盛夏,也有一现的昙花。当前海外华媒的总体繁荣,并不意味着每一家都能生存,不符合新媒体规律、不适合新时代用户需求的媒体,都可能被淘汰。更重要的是,作为支持海外华媒重要力量的中国,有关方面要以更加宽容、开放的态度,适合传播规律的行为去支持海外华媒;加上自身的努力,海外华媒才能真正发展成全球本土化的媒体,屹立于海外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