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关注 > 华媒 > 正文

无锡高架桥坍塌后的18小时,我在网上看到了一百种“真相”

2019-10-13 12:20  桌子上的生活观   - 

1
 

 

昨天,无锡高架桥坍塌的事情刷屏了网络。

 

有三台车子,眼睁睁看着被压在了高架桥下面,我们为生命的脆弱感到无比惋惜。

 

有的人在等红灯的时候躲过一劫,有的人在大桥底下逃生后吓得崩溃大哭……

 

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会先来临,世事总是如此的无常和无情。

 

然而,事情的真相还没有出来,各种谣言和揣测却充斥在网络上面。

 

有人大骂是豆腐渣工程:

 

 

有人说是某某官员的问题。

 

 

有人造谣说抢救现场某官员戴400万的名表(现已被捕)。

 

 

还有人造谣说四车重达400吨,压垮了大桥。

 

 

造谣、传谣的人非常多,多人被捕、被传唤。

 

 

整个微博上面的戾气都非常重,许多人被带了节奏之后,到处无脑攻击。

 

 

逝去的都是生命啊,在真相还没有出来的时候,就这样散布谣言、恶意攻击,真的好吗?

 

这次事故造成了3死2伤,而事故的原因,官方公布的结果是这样的:

 

事故发生时,有一辆严重超载的货车在桥上行驶,经初步分析,桥梁侧翻系运输车超载所致。

 

 

据悉,该辆货车本来只能载几十吨,可是它运载钢卷的时候实际载了核定重量的几倍,属于严重超载。

 

而这种高架桥,属于单柱式桥墩梁式桥,优点是单柱墩,比较经济,而它的缺点就是受单侧超载的话,非常容易造成倾覆。

 

比如说这是完整的高架桥:

 

 

但是有超载的车辆行驶到一侧的时候,极其容易发生侧翻。

 

 

这是最初步的判定,官方还在继续调查当中。

 

我们看到坍塌下来的桥面是非常完整的,没有断裂或者粉碎,所以这根本不是谣言所说的那样是豆腐渣工程。

 

 

其实每次出现这样的情况,都会出现“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的现象。

 

人们根本没有耐心等待事实的真相,或者说他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对于真相是什么、事实是什么,根本不太在乎。

 

他们心中有一把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不做任何思考就毫不犹豫地重重捶下去。

 

记得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发生的时候,人们看到是女司机,而且事故发生后她的车子是逆向的,就断言是她逆行造成的事故。

 

于是一大批一大批的人对她进行口诛笔伐、网络暴力,什么粗俗污秽的话都说出来了。

 

后来真相大白于天下之后,女司机哭了,而那些骂过她的人,却没有一个向她道歉。

 

其实,这不仅仅是谣言或者网络暴力的问题,而是我们在面对一些信息的时候,连最基本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都没有。

 

谎言被传得多了,就会变成“真理”,这实在太荒谬。

 

现在,我们处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能接触到的信息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今天听到这个事件,明天又听见有人说谁谁出事了。

 

对于这些信息,如果没有自己的判断,我们就会变得像无头苍蝇一样,被情绪所操控,被别有用心的人带节奏。

 

这个时代最缺的就是能够独立思考的人。

 

 

2
 

 

 

 

视频内容是一个小男孩伸着舌头,在学狗叫。下面的文字解释说,小男孩原来是被自己家的狗咬伤,得上了狂犬病,所以才不断学狗叫。

 

看到这个视频,我都被气笑了,9012了,为什么还有人相信狂犬病并发症状就是学狗叫呢?

 

大部分人都知道,狂犬病的发病特征是怕风、怕光、怕水,根本不会学狗叫。

 

转发这个视频的群友煞有介事地说,被狗咬了一定要打疫苗,不然就会像这个孩子一样。

 

然而群里的人却无比认同,连任何怀疑都没有,再一次把这个视频转发到更多的群里面。

 

 

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现在特别容易随大流。

 

别人转发了这个视频看起来确实很唬人,那我也会转发,别人都在做什么,那我也会跟着做什么,没有任何的思考和怀疑。

 

《乌合之众》里面有这样一句很出名的话:

 

一旦融入一个群体,你就会传染上他们的动作、习惯以及思维方式,做出一些荒唐可笑但毫不自知的事情。

 

我看过白岩松的一个演讲,他曾碰到过一个老先生,老先生说了一句话让他印象深刻。

 

老先生说:现在的年轻人接受的信息量非常多,但他们在这些信息之前停止了思考。

 

得到了信息不等于拥有了智慧。因为获取了信息,他们就原地踏步,不会向智慧的方向迈进。

 

深以为然。

我们现在看新闻,刷微博,获得的其实都是碎片化的信息。

 

但是很多人都把这些当成了知识和智慧的全部,缺乏思考的能力,某个大V说什么就是什么,某个专家说什么就是什么。

 

他们在思考面前,停止了自己的脚步。

 

 

一个真正强大的人,必定是有真正思想的人,懂得独立思考,拥有独立人格,他们不会被群体和权威所左右。

 

说一个著名的米尔格伦实验。

 

试验中,有40个人承担老师的角色,他们要向房间里面的提前安排好的学生提问,学生答错了就要被电击,每多错一道,电力就会逐渐增加。

 

当然,这是假的,学生身上并没有通电,只是表演出来的,但是被实验者不知道。

 

一开始电力很小,后来随着电力增加,学生们就会假装发出惨叫,外表看起来“非常痛苦”。

 

看到他们被“电”之后,面露狰狞,这时被实验者可能会停下,但是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会告诉被实验者“实验必须继续,无论如何都要继续,出了事情我负责”。

 

迫于对权威和群体的盲从,一些人实验者在他们下达的指令中,一直把电压加到最大的450V,而这个电压如果是真的是可以电死人的。

 

虽然这个实验中,被电都是假的,只是一个测试,但是你猜猜40人中在不知道是假的的情况下,有多少人会加到最大电压?

 

26人!超过了50%!!

 

而在实验的事先预测调查中,他们估计只有0%—3%的人会这么做,毕竟这是一件可能会让别人失去生命的事情,可是没有想到竟然会有这么大的比例。

 

很多人,在群体中无法做出独立的判断,哪怕直觉告诉他这件事可能是不对的,但只要是“权威”或者“群体”说没问题,他也会照做。

 

你想想,这有多可怕?

 

所以,21岁的蔡洋在反日的游行中,砸烂日本车,砸死开日本车的中国同胞,在群体中他没有任何思考能力,只有满腔的怒气,下半生只能在监牢里面度过。

 

我们都知道希特勒是极端的法西斯主义,他迫害和屠杀了600万犹太人,而他的手下执行屠杀任务的时候,从来不会想想这到底是对还是错。

 

因为他们已经融入了一个群体,失去了思考能力,别人都那么做,所以我也这样做。

 

电影《朗读者》里面,女主角曾是一名纳粹集中营的看守,她迫害了大量犹太人。

 

在接受审判的时候她说出:当时是被生活所迫,大家都这么做,所以我也这样做,但我并不是想害那些犹太人。

 

 

难道所有人都那样做她就可以逃脱罪责吗?

 

因为在群体中,她就可以把自己当成一个无辜的普通人吗?

 

不可能的。

 

就像那个“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故事。

 

东德士兵因为射杀了两个想要越过柏林墙的两个年轻人而受到杀人罪的指控,士兵当庭喊冤:“我并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接受长官的命令”。

 

法官直接反驳他:

 

东德命令你杀他,你明知道逃亡者是无辜的还要杀他,就是有罪。你不执行命令有罪,但是打不准却是无罪的。

 

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你应该把自己的枪口抬高一厘米,这是你要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

 

永远不要认为自己只有接受的立场,永远不要认为自己没有思考和选择的权利,就像在上面的米尔格伦实验中,一名实验者被权威下达任务:“要继续电击,你没有选择的权利”。

 

而那个人却反驳说:“不,我有很多选择的权利。

 

萧伯纳有一句名言:一年中能思考两三次的人并不多,而我每星期要思考两三次,所以我名闻天下。

 

伟人之所以是伟人,是因为他们从不接受别人灌输的思想。

 

人所应该遵循的是头顶上独立思考的力量,绝非身边俗世人群的推搡哄抬。

 

 

3
 

 

 

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24岁那年去欧洲参加比赛,一路过关斩将杀进了决赛。

 

当时,他要和剩下的的两个人角逐冠军的头衔,但是前两位选手都莫名其妙地就被淘汰了。

 

小泽征尔最后一个上场,但是很快他就发现了问题,曲子里面有好几处不和谐的地方。

 

一开始他以为是乐队演奏错了,便要求他们停下来重奏,结果依然如故。

 

他便提出是乐谱出了问题,在场的所有专家都郑重声明:乐谱绝对没有问题。

 

面对几百位权威人士,小泽征尔思考片刻后大吼一声:不对,一定是乐谱错。

 

要知道,当时他也不过就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透明,在场的却都是业界大佬。

 

没想到话音刚落,评委席上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原来在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一个圈套,前两位选手就是因为盲从权威而被淘汰,而坚持自己意见的小泽征尔最终一举夺魁。

 

这个世界在偷偷地为那些坚持用头脑思考的人发放礼物,当别人都在随大流的时候,坚定自己意见的人却总能比别人看得更深,走得更远。

 

 

有一个很有名的“5why”分析法,就是对一个问题点连续发问:

 

为什么会发生问题?为什么之前没有发现?为什么没有找到事情的本质原因?为什么没有预防事情的发生?为什么没有对此产生怀疑?

 

大部分人都不喜欢这样做,因为觉得麻烦,但重点不在于找到答案,而在于发问和怀疑的过程。

 

这是一个能让你的思维不断开阔,并且逐渐接近事物本质的过程,多问几次你就会发现,自己慢慢地会比别人看的更深入,也能走得更远。

 

桌子有一个很敬重的前辈,他教会我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他说:

 

“我们应该常常问自己,我有独立思考的体系吗?

 

也就是说,我得到这个结论,我产生这个想法,是和群体是没有关系的,他们怎么想的,和我无关。我的思考方式不会受到他们影响。

 

如果你能做到这样,那么你离知识和智慧的距离会越来越近”

 

我很喜欢一张图,叫读书的境界。

 

当你读一些书之后,就会超过一些群体,当你读了很多很多书之后,就会超过大部分的群体,而你看到的风景绝对和他们不一样了。

 

 

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高琨说:这个时代,我们需要的是敢于脱离群体,能够独立思考的人。

 

人云亦云者终将被时代抛弃,而真正走得远的都是能够精神自主的人。

 

始终觉得一个人身上最性感的部位不是眼睛,不是胸,不是腿,而是大脑。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加州山火十万人撤离!为何美国山火烧几月,而中国三天就能扑灭?
下一篇:美中经贸磋商曝趣味花絮:谁也不能关上谈判的“大门”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