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2月4日发表题为《欧洲卷入美中经济较量》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美中经济对抗殃及欧洲:华盛顿推动绿色工业的计划可能给重要盟友造成连带损失。
美国已正式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其中包含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全面投资、补贴和减税3700亿美元,堪称美国史上规模最大的应对气候变化计划。
但是,其中某些条款遭到了欧盟官员的批评,后者称其歧视欧洲汽车制造商,一些官员还认为其带有保护主义色彩。
法国经济部长布鲁诺·勒梅尔及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罗伯特·哈贝克即将前往华盛顿,会晤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试图解决这个僵局。
欧盟领导人本周晚些时候将举行峰会,针对美国的措施制定应对方案。
《通胀削减法案》意在支持对未来经济至关重要的绿色产业,比如电池和太阳能板制造业。美国公司将因此获得补贴,前提是它们在国内生产。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研究员托比亚斯·格尔克说:“《通胀削减法案》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把中国供应商排除在清洁能源供应链之外。”
但《通胀削减法案》令欧洲领导人不寒而栗,他们担心这种慷慨的支持会鼓励当地公司把生产迁往美国。
欧盟呼吁美国豁免欧洲公司,就像豁免贸易集团伙伴加拿大和墨西哥一样。但是,寻求解决问题的尝试迄今未取得成果。
格尔克说,华盛顿考虑的首先是制造业就业机会和减少对中国进口的依赖,而此举对欧洲、日本和韩国等盟友的影响则是“事后才会考虑的问题”。
他说:“我觉得美国不是想要惩罚欧洲……他们是根本没考虑欧洲。”
欧盟前贸易委员、目前在美国彼得森研究所担任高级研究员的塞西利娅·马尔姆斯特伦表示同意。她说:“欧洲在这种行动中遭受了池鱼之殃。”
这是特朗普任职期间挑起对华贸易战的一个结果。特朗普2018年对中国商品加征惩罚性关税,拜登上台后也延续了这种做法。后来美国还限制向中国出口某些电子产品零部件。2022年,拜登政府制定芯片法案,斥资500多亿美元推动本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然后《通胀削减法案》就出台了。
在新冠疫情和乌克兰战争引发经济和供应危机并导致全球化规则遭受质疑之后,欧洲的担心已经在日益加剧。
全球对“再工业化”的重视已经引发担忧:美国、中国和欧洲在展开补贴竞赛,而欧盟委员会希望降低政府向企业提供援助的难度。
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说,欧洲必须对华盛顿“施压”,因为《通胀削减法案》看起来“反欧甚于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