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价近期下跌,引发亚洲买家频频出动,借低位购入黄金。
据彭博社、路透社等多家外国媒体报道,部分数据指标显示,亚洲国家黄金需求开始出现反弹。但与此同时,各国央行转变为黄金的净卖家。
购金需求恢复
在经历近一年的萧条后,零售商开始购入更多的黄金制品。去年疫情较为严峻,许多原本有黄金制品购买计划的消费者推迟消费。不过,近两个月以来,亚洲多国民众对疫情的担忧逐渐缓解,而黄金价格锐减至近九月低谷,叠加因素使得亚洲国家黄金需求转旺。
彭博社称,印度和马来西亚民众开始囤积黄金,这源于两国的婚礼需求和投资需求。而中国农历新年也极大刺激了黄金的零售量,韩国的零售业投资者也大量囤积黄金。
过去一段时间,债券收益率上升和黄金ETF基金的资金外流重创了黄金价格,不过,近期众多国家对于实物黄金的需求堵住了金价的下滑趋势。
实物黄金需求向好也在影响非实物的金融市场的黄金价格。渣打银行贵金属分析师Suki Cooper认为,不断受到冲击的黄金价格开始得到缓解。
除了社会投资和零售消费需求的反弹,亚洲各国央行的黄金储备情况也备受关注。
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8月份各国央行在一年半以来首次成为黄金的净出售者。当月全球央行的黄金净出售量约为12.3吨。
对此,英国《金融时报》称,上述数据反映出各国腾出资源来应对新冠疫情危机,一些主要买家的需求随之减少。
就在去年,疫情阴霾笼罩下的亚洲多国纷纷出售部分黄金储备或停止购买黄金。法国外贸银行的分析师认为,各国央行面临流动性压力,这并不是贮藏黄金的好时机。
据乌兹别克斯坦政府统计数据,该国在2020年的前8个月出售价值58亿的黄金,成为官方出售黄金最多的国家。
俄罗斯和中国官方也在2020年暂缓加购储备黄金。鉴于过去5年已经购买了价值约400亿美元的黄金,俄罗斯央行于2020年4月宣布暂停购买黄金。
与此同时,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2020全年,中国官方黄金储备量保持在6264万盎司,并未宣布任何增持举措。
不过,据世界黄金协会3月份发布的最新数据,2021年首月各国央行重回小幅净售金状态,黄金储备减少9.4吨,是自2020年6月以来的第三个净售金月,也是售金量最少的一个月。
四家央行的动态导致了全球央行黄金储备的整体变化。其中,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央行分别买入8.1吨和2.8吨黄金,是1月仅有的实质性增储黄金的两家央行。两国均为黄金生产国,也是近年来频繁购买黄金的国家。土耳其和俄罗斯央行为本月主要减少黄金储备的央行,分别售出17.2吨和3.1吨。
截至2021年2月,中国央行黄金储备量仍延续2020年,维持在6264万盎司水平。
虽然目前全球央行购金速度出现放缓,但净购买黄金的数量仍超过出售黄金的央行数量。花旗预测,全球央行的黄金购买需求将在2021年再次反弹。
黄金加速“逃离”美国
近年来,新兴市场经济体集体崛起和部分欧洲、美洲国家面临主权信用危机,促使多国央行增持和转移黄金储备,黄金“逃离”美国呈现加速趋势。
据悉,美联储地下金库中的黄金存量目前已跌至历史最低点,比美联储此前保管的全球黄金的总量减少了1250吨,这被认为是美元储备地位面临减弱的一个货币信号。
G20成员中,印度、中国、土耳其、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以及德国、法国、意大利等美国传统盟友都出于各种原因越来越重视黄金的战略价值,甚至多国开始“索要”本国储存在美国的实物黄金。
德国是将储备黄金从美国转移回来的最积极的国家之一。冷战时期,德国将大量黄金储存放在美联储的地下金库,以防范苏联可能的敌对行为。
《金融时报》早在2017年就发布过题为《德国如何把黄金运回来》的报道,文章称德国用5年时间将存放在纽约、巴黎等地的5万4000根金条运送回法兰克福。德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需要黄金去稳定国家的金融状况和主权信用。
另据今日俄罗斯(RT)报道,德国央行此前审查该国在美国的黄金储备申请,被美国以金融安全为由拒绝,德美围绕黄金的分歧显现。
美债收益率约束金价上涨
国际金价曾于2020年经历大涨,涨幅约为25%,为近10年左右的最大年涨幅。
但今年以来,美元走强和美债收益率上涨共同推动金价下跌。
包括CMC Markets首席市场策略师Michael McCarthy在内的众多分析师对美债收益率持续升高预期给金价带来的风险表达了担忧。
自上周末以来,美债收益率企稳高涨,加上美联储的部分言论引发通货紧缩担忧,悲观情绪回归市场。
也有分析师长期看好黄金前景。华侨永亨经济师李若凡认为,美债收益率攀升虽然不利于金价,但长线仍看好黄金的前景,因为黄金毕竟具有保值功能,有助于抗通胀。
上周,美联储表示,继续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并承诺预计在2023年之前不会加息。黄金在抗通胀中有着独特优势,因此美联储的“鸽派”言论被认为能够稳固黄金价格的底部。(记者:袁源 实习生:井立琛)